儀式感之三
生活是匆匆的流水
我們是飄搖的浮葉
整個三月份都在忙碌中度過。
具體忙什么我也說不上來,不過電腦里的資料倒是慢慢多了起來。新電腦用得越來越習慣,舊電腦就基本無用武之地。節前我把它帶回了家,閑置在房間里。
這個12年初買的,奶奶剛去世沒多久。期間拆了無數次——連軸全斷了,我用AB膠粘緊;跑不動了,換了內存條和固態;屏幕不亮了,自己把線焊牢。
算是身經百戰了。我對它的感情不至于淺,可最后它還是需要退回到后方。
三月份我沒有再回家。
清明的時候我回去,不過一個月的時間,我卻覺得它陌生得讓我心疼,風扇還呼呼地吹著熱氣。臨時買了一罐硅脂,再次拆了除塵,總算是安靜了。
這樣的東西也不是不多。
抽屜里也還藏著破手機、舊音響,和毫無用處的藍牙鍵盤。這些不知道還能夠干什么的東西,就在逼仄的生活縫隙里躲躲藏藏,無處安定。
二月份的時候,我和好友T在聚會后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已經凌晨一點,同行的老大哥醉得不輕。拉著我的手告訴我:現在這樣的生活就已經很好了,有美好的妻兒,夜里有睡覺的床。也已經沒有什么別的想要的。
在嘴里被塞滿狗糧的同時,我和T同時投去鄙視的眼神。
分別后,我和T到天橋旁的肯德基。
“我今年的愿望就是找個女朋友。”T說。
“那祝你快點找到。”
“年紀也不小了,說不著急其實也是假的。”
“我家人也在催。”我說。
“而且工作也還不算穩定,感覺時間過得真的很快啊。”
“是啊,養活自己都有點困難了。”
三月其實已經不算冷了。來往的車輛漸少,煙塵在昏黃的燈光下格外顯眼。燒烤攤門店還開著,輕微的油炸聲傳得很遠。
“你有什么打算么?”他問。
“我么?我看著辦。”我回答。
未來是一個很難述說的東西。即使能結合既有的規律和因果來推測,誰也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么。所以我不太敢信誓旦旦保證什么,可以的話,我會加個可能。
可是種一棵樹最好的時候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再其次是明天。
即使迷迷糊糊不知道它長什么樣,“可能”也得伸手去摸一摸。
年輕不是財富,年輕是會耗盡的消費品。
和M聊天的時候,她說其實大家都一樣,即使沒有人看到,可是都在努力而后平凡的活著。
后來我想起大學家教的孩子們。因為同樣經歷過高三,所以知道這個痛苦的時期多么讓人絕望——即使后來想起來依然是美好的。
一遍一遍刷著不懂的題,聽著不知所云的講解。還是一片茫然。現在他們也還算不錯。
人最不甘的就是埋在一個長不出花的土壤里翻滾掙扎,卻也害怕在半空里飄搖著落不下地。在形色匆匆的時光里不停向上游動。人會自我安慰和欺騙。
生活還是生活。
它是輛染色的大列車。不管靠窗,或者過道,甚至席地而坐。但愿我們都能有自己的座位。
2017 第四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