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說,我還在讀書,我可能對于生活的酸辣苦辣也沒那么多的體驗,不同的年紀有不同的追求,很慶幸,現在年紀的我們存在著可貴的一腔熱血和那么一點點叫板的勇氣。
最近聽到這么一個故事,女孩說,她以前成績不好,勉強起來也就是個中等生,和學霸完全不搭桿。家境一般,但理想,抱負對她說來也太空。
有一次,她的爸爸和別人聊天
"你女兒在那個學校讀初中啊,這學校不好,考上好高中是不可能的了。"
"我閨女學校是不怎么樣,盡力就好,金子在哪都會發光的,我相信她。"
"找個中專上上得了"
…………
當時她就坐著門后,想了想
我真的很差勁嗎?
我給爸爸丟臉了嗎?
還有一年就中考了,我是不是該努努力?
他說不行就不行嘛,我還就真考給他看看。
當時沒人告訴她,考上好大學是唯一的出路,她的父母一向秉持"學的好算你的,學的不好你自己對你未來負責"的教育態度,從不強迫她學習,最后一年她以自己的方式度過了初三。
中考結束后,她以年級前二十的名次考上了她們那最好的高中。回家拿到通知書的時候,他爸竟然哭了,"閨女,你真是好樣的"
我問她,你當時是不是超級生氣
她樂呵呵地說,哪里是生氣,簡直想打人。雖然我爸從未和我說過什么,但我知道他想讓我證明給別人看,我也很優秀。后來其實挺感謝那個叔叔的,要不然可能我就一直渾渾噩噩的,現在想來都有些不可思議,就那么幾句話,竟然讓我堅持了初三整整一年,勇氣可嘉,勇氣可嘉啊,現在上大學很不喜歡萎靡不振的生活,缺了點什么。
其實挺相似的,我剛上高中的時候,普通班,成績不好也不壞,到了高二就突然好起來了,朋友都說我受刺激了。
說實話,我是真的受刺激了,然后老老實實地"改邪歸正",發憤圖強,走上正途的。
有時候,感覺爭著活著的那口氣,也挺重要的,雖然我最后高考考的不理想,但還是感謝曾經那么努力的我讓我變成一個更好的我,不留遺憾。
人總是喜歡多愁善感,我們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堅強,工作、家庭、子女的方方面面,足以將一個充滿朝氣、抱負的年輕人打入現實的冷宮,成為一個被打磨了棱角的人,缺了那么活著的那么一口氣。
也許,并不是我們喜新厭舊,干一行,厭一行,只是長時間的接觸某一項東西,就更清晰地看出它的本質,原來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好。爾虞我詐的職場把我們珍貴的赤子之心推的越來越遠,負面情緒也越來越多,環環相扣,我們往往都會成為自己曾討厭的那種人。活著多數是為了更好的經濟生活或下一代,但很少會問自己"這是你喜歡的嗎"
生活的"一股氣"不是讓你拋棄現實,走向理想化的虛無,而是生活的一種信念、原則,這股氣,可以是勇氣,骨氣,亦可以是義氣,志氣,給自己打打氣,愿我們都可以享受飽滿的人生,而不是只有骨感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