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教務處領導打電話給教務科,通知十點要聽我的課。
今天是聽課的最后一天了。我們報了卓越教學獎,講課情況是一項成績,占一百分。我對這件事一直沒上心,準備得不好。
沒上心,是因為我覺得自己基本上沒有希望。我剛剛達到標準。工作的時間短,發表的論文少,做的課題才三個,核心一篇都沒有,也沒有指導過的學生獲過獎。既然沒有希望,院里把我的名字報上去,也只是為了完成一項任務而已。我又何必大費周折去準備?
上周我還有課,盡管沒勁兒,還是稍微準備了一下。但兩次課他們都沒有來。這一周我沒有課了,他們又打電話說要來。只好臨時找一個班的學生上一堂課。
到了教室,我一看,是去年我教的學生,他們已經聽過這節課了。再講就是浪費學生時間。于是,我臨時改變了一個教學的內容,把教學法,改為中國工藝美術史中的一部分。
前面的十分鐘還好,后面就感覺力不從心。內容太多,與學生互動較少,我的語速又快……感覺時間過得很慢,幾次看時間,心想:怎么還不下課呢?怎么鈴聲還不響?莫非我沒有聽到?該到下課時間了吧,都十點五十了。于是我說:我們休息一會兒吧。
評委和學生都覺得有些突然。因為我忘記了,是十一點下課。
回來之后,我心中便一直被慚愧感充盈。一件未完成的事情,給人無盡的折磨,肚子里像一團火,灼熱燒人,讓我坐立不安。欲吐,吐不出。
早知這種慚愧感如此難受,我寧愿再花十倍功夫準備課。以后一定吸取教訓,再也不要這樣了。無論什么事,都要認真,再不要“臉無處放”的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