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個體情緒
情商(EQ)這個概念由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提出的,分為自我意識、自我管理、社會意識和人際關系管理四個部分。其實也指出了情商的發展邏輯——先對自己情緒有所察覺,然后才是有意識地管理;了解自己才會了解他人和社會,最后才是管理他人情緒。
2. EQ的最高境界,是“內通外順”。大部分人都是先關注外順,結果內在就很憋屈——變成個討好型人格。
3. 情緒是一種保護自己的進化機制。情緒也是情感的另外一面,沒有情緒,我們也就沒有情感了。
4. 情緒是一種能量,在沒有得到回應之前,它會一直存在,這就是內耗的來源。就像個老朋友一樣,情緒會一直和你叨叨,一直到你識別和回應它,情緒才會轉為正面情感,推動你。
5. 成熟的人懂得識別情緒的語言,然后回應情緒。
長期保持好情緒,需要知道一個著名的情緒ABC理論——觸發事件-信念-情緒結果。如果不能改變外界世界,至少可以調整自己的信念。
我們常常以為事件引發了情緒,其實是你內心的看法引發了情緒。改變信念,就改變了感受;改變感受,也就改變了內心世界。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是活在自己的信念構成的世界里。這是幸福快樂的終極之道。
6. 學會和情緒相處,讀懂情緒,讓情緒穿過你,而不是讓情緒饒過你。不斷做內心信念和真實世界的“自我檢驗”是一條自我迭代之路。這也就是為什么說“煩惱即菩提”。
精力金字塔”中,精力分為四個部分:體能、情感(情緒)、思維、意志,底層精力會影響上層的精力,如果情緒不佳,做判斷也容易失誤。所以管理好情緒,就是在管理好你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