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聊的是拖延心理學,其實何嘗不是對于自我的剖解,以及如何自我改善的過程。
拖延與智力無關,與受到心理根源、生理因素、人生經驗的共同影響。
從本意上,拖延其實是自我逃避,不肯離開舒適區的一種表現。這種情況,對于教師等相對固定的行業嚴重性不大,但是對于互聯網人員來說,是相當致命的問題,因為互聯網,要的就是快,速度,敏捷迭代。
當然,作為一個父母,更應該閱讀這本拖延心理學,為什么呢?因為拖延與智力無關,與受到心理根源、生理因素、人生經驗的共同影響。而父母,家庭,同時對于孩子的心理,人生經驗以及一部分的生理施加影響。
從某種意義解讀,孩子也是一個每日迭代的小產品,如何做好產品的升級迭代,自我糾錯,自我提升,更值得思考。而影響自我糾錯,自我提升的一個門檻就是拖延。所以這個問題,值得父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