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交往過一個智商很高但是非常愛玩的男友,每次問他你在干嘛,得到的答案不是在踢球就是在打游戲,要么就是在看電影寫樂評。然而還是保研了,后來他打算出國,托福一次過就考了113。
“太不公平了,你每天都在玩。”
“是挺不公平的,我好像也就比別人多了這么一個優點而已。”他笑。
愛玩怎么會是優點?一直以來我都想不通。直到后來,我漸漸被多得喘不過氣來的事情逼急了,產生了不如歸去的念頭。我也漸漸開始愛玩了起來。
開會的時候,由之前的“不行,我們今天一定要搞清楚這些問題。”到后來的“好了我們玩會吧,剛剛想得好累。”; 聽課的時候,由之前的坐第一排還記筆記,變成了后來的坐在第一排公然地玩手機。真的好像一個生無可戀的老油條。
然而事實卻是,我的生活比之前更加有生氣了。比如我可以在開會中途休息的時候跟我的同伴聊天,然后發現這個世界上還有這么一個有意思的人,原來他的思維方式是這樣的。再回過頭討論的時候就一下子發現大家溝通得順利了很多,或者又有了新的靈感。我也會在邊聽課邊刷手機的時候發現其實老師剛剛講的理論在現實生活中還可以找到這么多活生生血淋淋的例證。好奇心像一個肥皂泡一樣不斷膨脹,我看到的世界也變得像肥皂泡表面的七色光一樣多彩。
愛玩真的可以是優點。
因為愛玩,所以會特別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鐘去玩,去發現新的有意思的事情,這個時候加班就變成了一個很大的阻礙。我因此開始想辦法把每一分鐘都節省下來,比如不停地去思考更有效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去思考能與團隊成員之間更快速達成共識的溝通方式。也因為愛玩,所以不想放棄工作和生活中任何一次玩的機會。因為生活就好像一場特別壯觀的游戲,每一次機會和每一次困境都是賭局,付出越多越能體會到其中的魅力。又好像打怪晉級,經歷的越多,觀察總結的越多就越能于其間體會到成就感和樂趣。
“玩”這個字,也讓我放下了很多對于生活的困惑。比如,為什么付出沒有回報,為什么努力看不到結果,為什么真心不被真心相待。因為“玩”本來就是“我干杯,你隨意”。每一個人都是一顆自轉的星球,我們抱著好奇的心相互接近,因為相互理解和認可而產生信任。但是信任并不是彼此“索取”的借口,信任很多時候是一種賭注:“我干杯,你隨意。”,或者是一種給予:“我帶你一起去看遠方。”。只有在這個時候,生活才會于一段親密的關系中變成一場永不落幕的嘉年華。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哪怕有朝一日信任猝不及防崩盤,我們還能玩得動。
放假無聊的這兩天,我一個人跑到朋友家蹭吃蹭喝,偶爾出門開個會。我們有很多促膝長談,很多觀點的爭執,很多打趣閑聊。但是更多的時候是她呆在房間里做她自己的事情,我待在客廳看書,寫文章,看電影,無聊的時候就跑到她家陽臺坐在欄桿上抽支煙。偶爾她也會從房間出來,看看我在干嘛,或者開冰箱給我做好吃的。我則會驚喜地用狼吞虎咽回報她的好意,吃完了順便收拾桌子洗個碗。
“我其實是那種挺需要獨處的人,還從來沒邀請過誰來我家這么長時間,”她忽然很感慨地說,“感覺養著你跟養了只貓一樣。”
而我特別喜歡她的這個評價,還臭屁地發了票圈。其實自己未必真能達到像貓那般聰明又會玩的境界,不過貓的確是個不錯的榜樣,能自己跟自己玩,也能跟主人和其他的貓玩到一塊。
也的確,生活都已經有這么多要煩的事情了,干嘛不玩大一點呢,也許對身邊的人和對自己都是一種解脫。而與此同時,生活又是如此美好,充滿了驚喜和挑戰,所以,天大的事情都晚點說吧,不要影響了我們此刻“玩”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