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
作者:提琴
據說洛克菲勒家書蠻有名的。
其實他家的記賬本也非常有意思。
家族事業的第一代創始人老洛克菲勒記賬員出身,精于賬本,他年輕時起就著迷于數字,一拿起來就放不下,處理賬目是他的興趣所在。
老洛克菲勒從工作一開始就養成了記賬習慣,一直堅持到老,從未間斷。
不僅自己記,而且還傳給了他唯一的兒子小洛克菲勒,后來小洛克菲勒又傳給了他的兒子們,記賬本是他家的一大傳統。
第一個記賬本是起始于1855年9月26日。
那是老洛克菲勒中學輟學后找到工作的日子,那一天他正式出道了,成為一間貿易商行的助理會計。
他買了一個私人賬本,認真地在封面上寫上:總賬A,并把該日期鄭重地記了下來。后來這個日子成為了他的個人喜慶日,當作第二生日來慶祝,。
從家族檔案室保存的記賬本上,可以看到當時年輕的老洛克非勒的工作生活情況。
比如:
剛剛工作不久的他就大膽地進行了一次房地產投資;
同年還貸款給自己的老板,他寫道:1856年9月3日,貸給休威特1000元,并取得他們9月3日開具的借據,年息10%。
他把花去的每一分錢都詳細記載在私人賬本上,有捐款、食物、洗衣等各類雜項。
工作的第一年,他的開銷超過了收入,他寫道:支出超過薪水23.26元。
1858年4月至12月的老洛克菲勒還做了一筆豬肉生意。他以中間人的身份,向父親、母親、弟弟借錢,然后投資在豬肉和豬油上,最后結算時,賬本上記著:給父親27.24元,給母親6.59元,給弟弟威廉8.7元,自己獲利159.39元。
善于理財和記賬的老洛克菲勒,把感情開銷也一絲不茍地記在賬本上,在1864年的一本分類賬上記載著他追求羅拉和結婚時的開銷:
1859年,羽翼漸豐的老洛克菲勒離職與人合伙開了一家貿易商行,他分管業務資金和經營賬目,他的合伙人描述他:“有條不紊”到極點,留心細節、頂真,賬本分毫不差。
有一次他打電話時沒有硬幣,借了同事5分錢。后來歸還時,同事說算了。他卻嚴肅地說:“那可不行,這可是一美元整整一年才生下的利息啊”。
40歲時老洛克菲勒成為了石油業托拉斯大老板,盡管他掌握的財富以億萬計,但他仍然不變自己的習慣,核算成了一種狂熱,提煉一加侖原油的成本竟然計算到小數點后三位,他要求每天早上他上班時,資本凈值表放在他的桌子上。
他對數字非常敏銳,能通過查閱賬本準確迅速地了解各分公司的成本、開支,銷售以及損益,堪稱是統計分析、成本會計、單位計價學的大師。
1879年他寫信給一個煉油廠的經理提出質詢:為什么樣你們提煉一加侖要花1.82分,而另一個練油廠干每加侖只要0.91分?類似的信他寫過上千封,任何微小的浪費,都逃不過他的眼睛。
在兒子小洛克菲勒的少年時代,老洛克菲勒就給了他一個賬本,對他說:巨額家產是上帝交給洛家的人掌管的,因此要小心謹慎地使用,不能胡亂花錢,帳薄就是他的管家,哪怕是只是買了一塊糖都該記在賬薄中。
小洛克菲勒受家庭熏陶而養成的精打細算的習慣,讓他的大學同學們覺得他有點古怪。
同學們開玩笑說:想知道哪個是洛克菲勒,只要看看哪個同學的袖口磨得最毛就行了。還說:等到小洛克菲勒把宴會賬單仔細核對完畢,賬單早就被付掉了。
后來小洛克菲勒又將賬本傳給了他的兒子們。
小洛克菲勒有5個兒子1個女兒,每個孩子都需要記賬,每一筆日常支出都需要清楚無誤,每個學期結束,他會審核賬本,然后才會發放第二學期的費用。
金錢就是責任,小洛克菲勒一輩子都無法象別的繼承人那樣揮金如土,對于父親傳給他的錢,他盡量不去動用,每個子兒都捏得緊緊的,因為這是上帝交托他保管的不容亂花的信托款項。
他曾說:
我要更多的錢干什么呢?
我父親要更多的錢干什么呢?
我們花在金融方面的時間幾乎都是在研究如何明智的分配我們聚積起來的錢。
PS:北京協和醫學院就是洛克菲勒基金會在中國的慈善項目之一。
不接受任何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