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結
豆瓣說
主角糾纏在情緒不穩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開朗活潑的小林綠子之間,展開了自我成長的旅程。
一千人千面之我見
內容:Norwegian Wood
一首歌曲:簡單而輕緩。勾起主角Watagana數十年前一段愛情回憶、心路成長過程
一段回憶:青春般苦澀。人內心的逃避、驅逐,自我掙扎、茫然
一片森林:逃避的樂土。人內心的逃避之所,暫時;人森的春夏秋冬,亙古長久
角色:
主角Watagana,節律和放縱,逃避也面對,一位正常的常人
女一Naoko,安靜溫柔,血液流淌精神疾患基因的精神病者
女一Midori,坦率真誠,熱情開朗,缺愛的家庭而讓她更加對愛執著、為愛堅持
角色Nagasawa,特立獨行,放縱不紈绔,讓自己能力足以撐起自己世界,活而為己
角色Rebiko,一波三折的人森,長久逃避之后選擇面對走出森林的精神患者、醫生。
想法:
書中,深林深處的療養院,精神患者之所,人人真誠互助、自由平等;而外界世界,正常人世界,卻充滿各種欲望與誘惑,諸多條例規則,似乎那片森林才是心之所向。
可現實不容我們歸隱山林,還讓我們不時接受一番不可避免的磨難。
因為是人非神,當我們經歷一番的困難、掙扎時,常有想逃避的的想法,正常。尚在物理學中,事物總是向著阻力小的一面運動。更何況比較高級進化的人。所以,當遭受到現實中沖擊,內心感到茫然時,傾向于阻力小的方向而選擇逃避,渴望一面自由安靜的森林,無可厚非。
只是生活給你不可避免磨難同時,還不容我們歸隱山林,或許就是所謂的“劫”,如同玄奘取經,八十一難的八十一種不同“坑”。而真正能解決,只能暫時逃避后的面對,如Wanataga和Rebiko,選擇走出那片森林開始新的旅程;如玄奘,重新爬出“坑”,休整袈裟,不嗔不怨繼續前進。
Nagasawa說,Despite your best efforts, people are going to be hurt when it's time for them to be hurt. Life is like that.
Wanataga說,The dark, bad dreams, the power of the dead. You have to forget them. I'm sure you'll get well if you do.
無論生活怎樣,對每個人都一樣。我們可以向往內心森林的暫時逃避,也應選擇森林的自然規律活法,四季更替,有萬物蕭索的秋冬也應有復蘇向容的春夏,規則下的相對自由。忘記黑暗、死亡,短暫逃避后記得勇敢走出面對,抗壓抗擊前進。
像《火影忍者》中鳴人,無論被打的多慘都不逃避;也如Trevor Noah 在Born a Crime 所言傷后疼痛的消退是因為是時候重新開始了。“But after a while the bruises fade, and they fade for a reason—because now it’s time to get up to some shit again”。《談修養》一書,朱光潛先生談到“人之所以為人,就在能不為最大的抵抗力所壓服。”
自己的選擇,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成長,也是自我的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