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書言
對于“吃虧是?!贝蠹矣惺裁礃拥睦斫猓?br>
是覺得這就是一句至理名言,還是覺得這是一句騙人的鬼話?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的思想積極向上,總是覺得吃了虧就是福氣。那么,吃虧真的會得到福報嗎?
每一件事情的背后總有其多面性,比如“吃虧是?!边@句話,在很多時候真的很打臉。
琴琴是鄉下女孩,家庭人口很簡單,上有老奶奶、父母,下有一個弟弟。他們一家的生活來源,主要是靠父母耕種田地、圈養家禽家畜來獲取。
在琴琴的童年時光里,生活很拮據,父母總是起早貪黑,家里家外忙得團團轉。
父親脾氣不怎么好,有時候干活回來累狠了,張口就罵人,不分青紅皂。琴琴和弟弟就躲得遠遠的,只有母親在一旁默默地當父親發泄情緒的垃圾桶。
母親性情溫和,她對任何人都很包容,在家里,她什么活都干,父親說什么罵什么,她都好脾氣接受;在家外,鄉里鄉親有什么難處,都會去幫忙。
年復一年,母親跟村里的人關系越來越好,而父親的脾氣也沒有那么暴躁,懂得了收斂。
母親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吃虧是福”,以及她的行事作風,讓琴琴的整個童年都是溫馨和諧的。她覺得母親做得對,說得也對——吃虧就是福!
也是這句話,在琴琴結婚后的婚姻生活里成為了一個笑話。
剛結婚時的琴琴不懂得婚姻的艱難,不知道婚姻是一大家子的生活,總會有矛盾,會有雞毛蒜皮的瑣碎,她過得不如意,但她都忍了,因為她相信母親說的那句話“吃虧是福”。
隨著時間的推移,琴琴覺得那句話變了味兒。
她不知道母親一直以來是怎么做到的,說的做的都覺得吃虧是福氣,那得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忍耐力。
剛開始琴琴也像母親那樣做,什么都忍著、讓著。婆婆對她橫挑鼻子豎挑眼,她改正,盡量做到讓婆婆滿意。丈夫整天游手好閑不務正業,甚至染上了賭博的惡習,琴琴好言相勸,卻被丈夫輕描淡寫的一句話“整天上班累死了,不過放松一下都不行嗎?”堵了嘴。
對此,琴琴只好充當睜眼瞎,她繼續該上班上班,下班也把家里收拾得妥妥帖帖。
琴琴是個好兒媳、好妻子、好母親,但總有人不知足,婆婆三番四次的刁難、丈夫也開始夜不歸宿,她的日子越來越難熬,她怕婆婆日盛的針鋒相對,更怕丈夫變成了賭徒。
然而那一天還是來了,賭場都是十賭九輸,丈夫第一次輸了一千多塊錢,他用自己的工資偷偷地還了,一次、兩次……終于把工資耗盡。他跑來問琴琴要錢還賭債,一萬多塊錢,這個數目對于琴琴來說簡直就是巨款了,她省吃儉用五個月才存下這么些錢,如今卻又要送出去,她心痛。
琴琴這一次有了離婚的念頭,但想到孩子,再看看信誓旦旦要戒賭的丈夫,母親的那句“吃虧是?!泵傲顺鰜恚讌f了。
日子就這樣重復著,如果不是孩子生的那場大病,她都不知道自己嫁的是人是鬼。
那一天,孩子重感冒引發了小兒肺炎,需要住院治療,琴琴拿卡交住院費的時候,發現里面僅存的三萬塊錢沒了,后來才知道是丈夫拿去賭了。就連他的工作都是假的,每天的早出晚歸是為了打牌,是個幌子,更讓琴琴不能接受的是,婆婆居然知道,他們母子倆拿她當傻子耍!
琴琴覺得自己真可悲,他們有拿她當親人嗎?他們把自己的付出放在了眼里嗎?都沒有!他們把她當做是撿來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曾經的琴琴以為,她吃的這些虧,都會換來福報,但現在打臉了。
她的付出在這對母子身上換來的是得寸進尺,是理所應當,她這才知道,“吃虧是福”是要看人的。
琴琴后來離婚了,雖然帶著孩子苦,但再苦也比沒離婚的時候強上百倍。
對于生活,每個人的理解和態度都不一樣,有些人覺得只要吃得了虧,受得了罪,就可以迎來美好的生活,就像琴琴的母親,她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生活也最終過得和諧幸福。
保持一顆平和的心態,是美好生活的開端。有人的地方就是生活,避免不了人性的釋放。
當我們遇到品行端正的人,我們付出的都會被看到、他們會給予回報,良善的心性不允許他們視而不見。
但當我們遇人不淑,他們沒有是非觀念,沒有道德底線;他們不會感激,只會理所應當地索求。就像琴琴的婆婆和丈夫,他們一邊享受著別人的勞動成果,一邊不知感恩的極盡刻薄,終于耗盡了琴琴最后的一絲感情。
《白夜行》里有這樣一句話:世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直視太陽會傷眼,直視人心會傷心,所以我們在付出的時候,就要學會“適量而至”,一味的遷就忍讓,換來的是變本加厲的傷害,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