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拉薩的那一刻,很激動。
在站臺上慢慢的走著,深深的呼吸著。
抬頭望向蔚藍的天,真的沒有一絲白云,藍的特別純凈。
我沒有高反癥狀。打車到了住處,由于按耐不住心中的興奮和好奇,稍作休息便獨自出門閑逛。
一出門就被拉薩熱情的陽光閃瞎了雙眼。
作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拉薩素有“日光城”之稱,日照時間長,平均每天都有8小時15分的太陽。
午后拉薩的街頭,人潮涌動。
有穿著藏服、梳著辮子、滿面紅光的藏民,還有穿著棉服、帶著墨鏡、挎著單反的游客。
拉薩的街道很整潔,每個路口都能看到清潔工人在揮舞著工具勞作。
道路兩旁是極具特色的藏族民居,平頂的白色樓房棟棟相連,黑框的門窗上裝飾著漂亮的短布簾。
樓頂上五彩經幡飄揚,在向神傳達美好的愿望,祈求神明庇佑。
隨意走進一家茶館,品嘗了正宗的酥油茶,微酸的奶香溢滿心脾。
【布達拉宮】
1、布達拉宮的朝拜者
這里的天亮的比較晚,早上八點半太陽還沒有完全露臉。
遠遠的,就看到了布達拉宮廣場上,滿是搖著經綸的藏民。聽說當地的佛教徒每天清晨都會圍著布達拉宮轉經,一年四季皆如此。
他們朝著同一個方向,邊走邊誦著經。
我不由得肅然起敬。
隨著人流來到了布達拉宮的入口,沒想到,此時的游客已經排了有幾百米長的隊伍。
這還是淡季,旺季的時候就可想而知了。
我一邊等待一邊觀察搖經的人們。
其中老人居多,也不乏七八歲的孩子。
而且,第一次看到了傳說中“三拜九叩”朝圣的佛教徒。
他們手上用木板保護,身上穿著皮圍裙,腿上綁著厚厚的護膝。三拜一叩首,是真的五體投地那種。
不敢再看了,怕哭出來。
2、想要探究它的靈魂
入口處有好多布達拉宮專門的導游,在向游客推薦著自己,我本以為這是純商業的忽悠行為,但進去之后,就被自己這膚淺的想法打了臉。
布達拉宮里有好多宮殿,如果沒有導游的講解,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我看到了宮內的壁畫,卻不知它畫的是誰、出自誰手、至今有多少年的歷史;
我來到了富麗堂皇的宮殿,卻不知這是哪年修建、誰曾在這里指點江山,又在這里發生過什么;
我膜拜了滿殿整齊羅列的經書,卻不知經書中有何奧秘,誰曾為它癡迷,誰曾為它折服,誰又曾被它羽化成佛?
......
當沒來到布達拉宮的時候,它的雄偉瑰麗令我向往,但真正投入了它的懷抱,卻又不想僅僅停留在它美麗的“肉體”,而是不自覺的想要深入的探究它的靈魂———
它身上的每一木、每一石從哪里來?
它在千年的風雨滄桑里,是否也有傷痛?
千百年間,誰又曾和我一樣,站在同一個地方,仰望它、敬畏它,想要深深的擁抱它?
佛教徒邊誦著經,邊撫摸著宮殿的每一個欄桿,每一面墻壁。
將額頭輕觸于佛前。
將潔白的哈達用力的拋向每一個宮殿的寶座。
將帶來的酥油倒在酥油臺里燃燒。
不用問,也知道,這一定是對佛祖深深的敬拜,和自己美好愿望的傳達。
【大昭寺】
也許身體還沒有完全適應高原,布達拉宮下來之后,有些頭疼、胸悶氣短。
晚上睡眠不是很好,應該還是高反現象。
1、壯觀
早上醒來,天已大亮。幾經周折才找到了大昭寺的入口。
大昭寺廣場的場面更為壯觀。
放眼望去,滿是在對著神明的方向,朝拜的教徒。
三拜九叩。
而從祖國各地來朝拜的教徒們已經排了有近千米的隊伍(佛教徒和當地藏民是不允許買票進入的)。
有了布達拉宮的經驗,我請了導游來講解。
這位美女導游,也是當地的一位佛教徒,她帶著一顆虔誠的心來解說,情到深處,我也不禁為之動容。
2、佛像故事
原來,大昭寺并不是文成公主修建,而是松贊干布的另一個妻子尼泊爾公主修建。
當初松贊干布為了兩尊釋迦摩尼的等身佛像而與兩位公主聯姻。
尼泊爾公主帶來的是釋迦摩尼的八歲等身佛像,文成公主帶來的是十二歲等身佛像。
傳說世界上只有三尊釋迦摩尼的等身佛像,除了這兩尊,另外的一尊是釋迦摩尼二十五歲等身佛像,目前已不在世間。
尼泊爾公主走了七個月來到西藏,文成公主走了三年。
所以頌贊干布先迎娶的是尼泊爾公主,大昭寺就是為了釋迦摩尼八歲等身佛像而修建。
大昭寺位置確定為朝向尼泊爾方向,風格也是尼泊爾風格,工匠都是從尼泊爾請過來的。
西藏是先有了大昭寺才有了拉薩市。
拉薩市的地理形狀是個魔鬼,而大昭寺就在拉薩的心臟位置。
文成公主來到之后,修建了小昭寺。小昭寺是唐朝風格。
釋迦摩尼的十二歲等身佛像供奉在小昭寺。
但在武則天的時候,當地百姓怕中原大軍打進西藏搶走十二歲等身佛像,便偷偷將兩遵佛像位置交換。
所以,現在文成公主帶來的釋迦摩尼十二歲等身佛像是供奉在大昭寺的。
十二歲等身佛像也是世界上至今唯一一尊保存最完整的等身佛像。
3、天葬
拉薩85%的藏民在過世后都會舉行“天葬”。
早上三四點鐘家屬會拉著過世人的尸體圍繞大昭寺走一圈,然后將尸體送往距拉薩三小時車程的“直供臺”。
他們相信,在“直供臺”舉行天葬的人,一定會有來世。
直供臺有專門的法師。
點燃藏香,召喚禿鷲。
將尸體開膛破肚。
隨后就會有不知哪里飛來的禿鷲將尸體吃掉。
完成“天葬”。
據說沒人知道這些禿鷲住在哪里,藏民認為它們是神的化身。
4、朝拜
從大昭寺出來,我也加入了朝拜的隊伍。
雙手合十,舉過頭頂。
在這方純凈的土地上;
在這個神住的地方;
在這個佛教圣傳的凈地———
我用自己的方式,
做了一場心靈的放空。
【結束語】
都說這里是“凈土”。
我想,并不是因為布達拉宮的瑰麗和大小昭寺的壯美。
也不是因為這里的天空藍的非常純凈、湖水綠的特別通透。
而是因為,這里有宗教歷史文化深深的積淀,和對宗教信仰最虔誠的詮釋。
還有一千多年來,當地人民始終如一的對佛教最原始的信奉,和最篤定的追求。
更是因為,這里人們皈依佛祖的心,毫無雜質。
———此乃一方“凈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