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看到邀請函的內容,就知道有自己崇拜的程翔老師授課。心中有無限的憧憬。20年前,在威海就聽過程翔老師的課——《誰是最可愛的人》,第一次聽到那樣解讀課文的背景,簡單明了,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這一次,程翔老師的授課內容是高一的教材《窗》。這是一篇小說。程老師問孩子們,怎么判斷文章是不是小說,孩子們和我的想法一樣,那就是——人物、情節、環境,具備這三個要素的就是小說。程老師對孩子們講,這樣的說法不夠準確,并讓孩子們讀了另外一篇文章進行比較區分。
? ? 程老師教學節奏不緊不慢,在孩子們不夠明確處,適時地點撥。孩子們時而閱讀文本,時而思考問題,總是在程老師的引領下,體會到記敘性文本都有三要素,小說用的是散文化的語言(敘事語言),所以,虛構亦是小說的特點。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當老師講到這里時,我不由得想到自己關于小說的教學,雖然,是從小說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入手,卻只是一味地強調三個要素,沒有關注虛構這一特點。
? ? ? ? 聽了程老師的課,發現自己對于教材的挖掘還是有所欠缺的。作為一位語文老師,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才是王道。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聽了程老師的課,發現,老師與20年前的授課方式大有不同,20年前,看到更多的是老師的展示,20年后,感受更多的是學生為主體的課堂。也許,這就是老師說的隱藏。隨著年齡的增長,教學經驗的豐富,我們為師者,就要學會隱藏,隱藏讓孩子們成長!隱藏標志著自己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