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個字評價丁元英的局:見終局,攬全局,知時局,應變局。
本故事的時間線:
1995年,私募基金解散。
同年,丁元英助理肖亞文在古城租房子,芮小丹和丁元英初相遇。相安無事,平平淡淡的一年。
1996年,芮小丹再訪丁元英,發現他的音響設備不錯。
四處尋訪,組裝一套音響設備,認識了葉曉明,馮世杰和劉冰等人。
芮小丹遇挫,歐陽雪擺鴻門宴。
馮世杰擺宴,請高人高人指路。
芮小丹和丁元英確認戀愛關系,索要一個神話般的禮物。
丁元英王廟村調研。
丁元英謀局,見終局五臺山求心安。(人物篇下——丁元英)
攬全局:
1997年,格律詩北京悄悄開店。(根據地)
歐洲專業機構測評,歐洲代理。(樹立高端品牌形象)
1998年,參加音響展會,并在展會期間大幅度降價。(打擊樂圣品牌形象)
樂圣起訴格律詩不正當競爭,索賠600萬。(樂圣反擊)
葉曉明和歐陽雪上門求和。求和失敗,葉曉明、馮世杰和劉冰退股。(對葉曉明來說是真敗逃,但是對丁元英來說是佯走。)
丁元英指路,肖亞文回歸。(得意人物篇)
1998年8月,芮小丹因公犧牲。
在法院媒體的起哄、斯雷克打手和伯爵落井下石的情況下。有人趁火打劫,有人借刀殺人,利刃紛紛捅向樂圣,樂圣市場、法院均失利。(幕后高人篇)
林雨峰自殺。(悲劇人物篇下-林雨峰)
應變局,丁元英設計劉冰。
1998年10月,劉冰中計,自殺。(悲劇人物篇上-劉冰)
樂圣和格律詩合作定局.
丁元英離開古城,重返江湖(劇終)。
在開始之前,快速瀏覽一下和本文相關的《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的內容以便于感受丁元英的布局的奧妙之處。
<始計篇>
孫子曰: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
根據利益的分布設計計謀,天下紛紛皆為利來,人們因為利益而行動(因利動)。要根據每個參與方的利益,設計期望的行動。
兵者,詭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逸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攻戰就是要迷惑對手(詭道也),為的是攻其不備,如果對方準備妥當,即便能攻下對方城池也會損失慘重。
<軍形篇>
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兩軍對壘如果對手不犯錯,很難擊敗敵人的。以待敵之可勝,當然不是說守株待兔般地等待敵人犯錯,而是不斷的引誘敵人犯錯,就像上面說的詭詐之道,用而示之不用,能而示之不能,弱而示之強,虛而示知實等等(如果林雨峰不犯錯,丁元英是無法獲得勝利的)。
<兵勢篇>
孫子曰:以利動之,以卒待之。故善戰者,求之于勢,不責于人,故能擇人而任勢。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于千仞之山者,勢也。
<丁元英回答:“不這樣做音箱賣不出去,不足以昭示格律詩音箱的低成本、高質量。”
?葉曉明說:“我同意降價,但是不同意降到挑起爭端的程度。”
丁元英說:“不降到這個程度就不足以銷售一空,不銷售一空就不足以成勢。”>
善于攻戰的人,依賴于關鍵時候的局勢,而不是依賴某一個人。善于攻戰的人,就像把一個圓滑的巨石放在山上,借助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合成一股力量來打擊敵人(勢成,斯雷克、伯爵、法院、媒體、供應商、股東通通對樂圣不利)。
<虛實篇>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無形。神乎神乎,至于無聲。
這段話是《孫子兵法里》我最喜歡的內容,要攻擊敵人無法防守的地方,擅長進攻的人敵人不知道他進攻哪里?因此才能攻其不備。
<九變篇>
孫子曰:故將有五危,必死可殺,必生可虜,忿速可侮,廉潔可辱,愛民可煩。
?? 這個是主要對茶對方的將軍是否有明顯的性格缺點。比如:貪生怕死、剛愎自用、愛惜名聲等等。
??? 《姜太公兵法》上說:
勇而輕死者可暴也,急而心速者可久也,貪而好利者可遺(賂)也,仁而不忍人者可勞也,智而心怯者可窘也,信而喜信人者可誑也,廉潔而不愛人者可侮也,智而心緩者可襲也,剛毅而自用者者可事也,懦而喜任人者可欺也。
?? 勇敢而輕死的,可以激怒他;急躁而急于求成的,可以持久而拖垮他;貪婪而好利的,可以賄賂他;仁慈而流于姑息的,可以騷擾疲憊他;聰明而膽小怕事的,可以脅迫他;誠信而輕信別人的,可以欺騙他;廉潔而刻薄的,可以侮辱他;多謀而寡斷的,可以突襲他;堅強而剛愎自用的,可以算計他,懦弱而依賴別人的,可以愚弄他。(林雨峰中了這兩條,勇而輕死和剛毅自用)
《三十六計》
瞞天過海
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
準備周密就讓對方懈怠,司空見慣的就不會懷疑,陰謀藏在公開行動里,就像假話藏在真話里。
借刀殺人
敵已明,友未定,引友殺敵,不自出力,以《損》推演。
敵人已經明確,盟友的態度尚在猶豫之中,引誘盟友去攻打敵人,自己不用出力。
趁火打劫
敵之害大,就勢取利,剛決柔也。
敵人處境艱難,我方正好趁此有利時機出擊,堅決果斷的打擊對手,以取得勝利。
正文
?韓楚風問:“既是殺富濟貧,你殺誰?又濟誰?”
丁元英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道:“聽說過樂圣公司嗎?”
丁元英說:“樂圣公司稱自己只有矛,沒有盾,永遠都是進攻、進攻,是個霸氣十足的音響公司,網上有人給樂圣旗艦音箱起了個江湖名字,叫獨孤求敗。”
韓楚風一臉不可思議的神態,謹慎地說:“殺富濟貧,是得找個有點肉的大戶。可就憑你這百十萬的資金、幾個發燒友和一幫等著扶貧的農民,可能嗎?”
丁元英說:“01樂圣是因為矛的銳利而無需用盾,02我這兒是既無矛可攻也無盾可守,03就只能借用樂圣的矛了。04我想在北京擺攤兒,05用柏林、倫敦、巴黎三個城市當托兒,06讓斯雷克公司當打手,07讓法院、媒體起哄,08讓伯爵電子公司落井投石,從樂圣公司碗里化點緣是有可能的,09核心在一個小聰明上,小聰明的文章做好了,就能誘導樂圣公司的大聰明,10而潛伏在小聰明其中的,是大智若愚。”
這段話看似平白無奇,
但是拆開看每一句話都是一系列復雜而又嚴密的布局:
01樂圣的矛銳利而無需用盾(也用不了盾)
樂圣產品是特別針對音樂發燒友和音響發燒友的發燒級高保真音響。其產品參數、性能達到極致(矛銳利)。在不到10的時間里一躍成為Hi—Fi音響界的知名企業,其獨到的音響理念、先進的技術和誠信的服務動搖了歐美洋貨一統天下的格局。又有極高的性價比,是發燒友心中的“獨孤求敗”。
02我這兒是既無矛可攻也無盾可守(沒有實體)
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孫子兵法》
善于防守的人,敵人不知道從哪里進攻?下面“樂圣集團”在法院和“格律詩公司”對弈的時候,發現“格律詩公司”滴水不漏,無從下手。
格律詩是一個空殼平臺公司,沒有產品只有品牌,因此無矛可攻;王廟村的村民全部是一個個“個體戶”,不是公司的員工,公司除了四個股東和一個軍師外沒有員工,因此無盾可守。
當“樂圣集團”以低于成本價銷售產品起訴“格律詩公司”不正當競爭,由于格律詩沒有管理成本,只有采購的材料成本,格律詩的售價并沒有低出成本。
當“樂圣集團”又以違反“勞動者保護法”指責“格律詩”,發現這些農民不是“格律詩公司的”的員工,竟是一個個個體戶,相當于“格律詩公司”的供應商,只有商業合作關系,并沒有雇傭關系。(美團前一段時間要求騎手注冊個體戶,都是幾十年前的把戲了),樂圣集團發現格律詩像一個刺猬一樣,想一口吃掉對方,卻發現無處下口。
03就只能借用樂圣的矛了
這句話是指:“格律詩公司”用“樂圣集團的”產品來打“樂圣集團”的產品,有一種“草船借箭”的既視感,用曹操的箭來打曹操。
樂圣最好的產品是針對音樂發燒友和音響發燒友的發燒級高保真音響,格律詩采購全套兩套“樂圣集團”的旗艦套件,加上自己的高檔純手工原木機柜,賣出了和“樂圣”同樣的價格。類似有一個公司用包裝精美的盒子里面裝了兩個“小米最高配置”手機,賣出了一個小米旗艦手機的價格。
為什么舉小米的例子?和格律詩一樣,小米一直宣稱自己同價格中配置最高,同配置中價格最低,一句話極致的性價比(厚道、極致等等)。突然有一個公司,兩個小米的手機外加一個精致的包裝賣出一個小米手機的價格,消費者第一反應是什么?肯定是:“小米公司真黑啊,暴利啊,欺騙消費者啊。。。”
<葉曉明說:“市場都知道格律詩音箱用的是兩副樂圣旗艦套件,如果他把價格降到跟樂圣旗艦一樣或者比樂圣旗艦還低,那會怎么樣?”
?馮世杰說:“那還用說,那就把樂圣旗艦頂死了。噢……我明白了!可是……樂圣是咱能惹得起的主兒嗎?要是把樂圣惹急了,那咱還在圈里混不混了?”>
<格律詩事件的實質是兩對箱子的價值賣了一對箱子的價錢,這個行為向市場輸入了一個信息:樂圣旗艦是以一對箱子的價值賣了兩對箱子的價錢。這勢必導致消費者心理不平衡,甚至對樂圣品牌的反感和排斥,樂圣將不再是最受發燒友信賴的品牌,過去所有的努力和榮譽都將被欺騙兩個字重新注解,這就意味著樂圣旗艦可能被淘汰出市場,也就意味著樂圣的整個生產銷售系統全面陷入癱瘓。企業憑的就是一塊牌子,牌子倒了跟著就是多米諾骨牌效應。>
用樂圣產品來打樂圣,讓樂圣自相矛盾。這就是所謂的:攻其所不守也;不會防守、也不能防守的地方。
04在北京擺攤兒。
在北京開店,一是北京是全國高端音像市場的制高點,拿下最高的山頭,有利于從上往下打;二是北京是全國注意力的焦點,是后面造勢起哄的最理想的場地。
05用柏林、倫敦、巴黎三個城市當托兒。
格律詩把自己的產品分別發往柏林、倫敦和巴黎進行專業的音質測評,有歐洲專業測評機構的技術背書,梳理高端的品牌形象。
另外,提供極為優厚的條件,簽約歐洲代理商,在歐洲銷售,通過利用當時消費者能在國外銷售的品牌,品質一定有保證的心理。
<芮小丹答道:“是否困難取決于代理的條件,元英的條件是一套鋪貨底、一套代銷,不要代理商出一分錢,不需要廣告和銷售業績,代理期限3年,3年內如果代銷的一套沒有售出則在終止合同后自動歸代理商所有,這就是說用兩套音響換取一種市場的可能,如果代理商沒有合作誠意而只是想要那兩套音響,也只需要在一份沒有任何法律責任的文件上簽字就可以了。>
“當托兒”這三字說明,這些進入歐洲市場或者測評都不是目的,而是配合達成目的的手段。
06讓斯雷克公司當打手。
既然是打手,那么打誰?
按照丁元英的設計肯定是打樂圣。
如何打?
當格律詩大幅降價的時候,作為音響黃金搭配, 斯雷克公司以適度降價的方式既半推半就又坐收漁利,就在格律詩公司貼出公告的40分鐘后,斯雷克公司有了反應,張貼公告宣布:斯雷克一款電源、一款前級功放、一款后級功放在展會期間價格下調3%。
為什么斯雷克愿意甘當打手?利益決定的,就像孫子兵法說的“計以利聽”。
?斯雷克一款電源、一款前級功放、一款后級功放在展會期間價格下調3%。公告是用毛筆和紅紙寫成的,張貼的時候還墨跡未干,顯然是臨時決定。這三款機器恰恰是推動格律詩音箱黃金搭配的機器,斯雷克公司意識到了500對格律詩音箱將給他們帶來一筆幾百萬的生意。
07讓法院、媒體起哄。
樂圣公司已經把事態炒得沸沸揚揚,已經與格律詩公司形成了你死我活的態勢。
08讓伯爵電子公司落井投石。
伯爵為什么會落井下石?還是利益決定的。
蘇逸文說:“我建議,伯爵公司以董事會的名義正式向格律詩提出我們愿以650萬元的價格收購貴公司,同時向媒體公開發布消息。”
付子清解釋道:“假如格律詩音箱成本合理,假如樂圣被擠出市場,即便伯爵真用650萬收購格律詩,我們保守估算了一下,伯爵以納入囊中的樂圣旗艦和格律詩音箱的雙重優勢大舉挺進Hi—Fi市場,既降低發燒門檻又迎合發燒友追求個性的需要,至少能產生1億4千萬的市場效益。這就是馬太效應:你有,給你更多;你沒有,把你原來的都拿走。”
伯爵的行動,給格律詩提供市場信心背書和資本背書,讓格律詩和樂圣的爭斗回到公平的起跑線上,雙方只能回歸到對樂圣不利的法律層面上較勁,而不是樂圣設想的如果法律層面不行,可以通過資本實力吃掉對方。
這個行動對伯爵和格律詩來說是:互相借刀殺人,格律詩借伯爵之資本,伯爵借格律詩成本之大勢。對樂圣來說,格律詩是瞞天過海,斯雷克是趁火打劫,伯爵是落井下石。
09核心在一個小聰明上,小聰明的文章做好了,就能誘導樂圣公司的大聰明。
"小聰明"是前期在北京開店,把售價標到11600,開店幾個月來沒賣出幾對音響和一些列高調的俗招,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瞞天過海》。前面的事是林雨峰意怠,后面的事情讓林雨峰不疑,(小聰明)。這個件事情,讓樂圣總裁林雨峰斷定格律詩的產品賣不出,一次性給格律詩供貨1000套旗艦套件,才有了后來攻擊樂圣的500對音響(樂圣的大聰明)。
<林雨峰問:“格律詩公司已經買走了多少套件?”
趙青答道:“志偉查了一下,葉曉明清理貨底時用兩對樂圣旗艦調換了6套套件,今年一月又買了30套,一共36套,能做18對格律詩音箱。他們往歐洲發了10對,現在手里還應該有8對。四月份這款音箱在他們店里擺出來了,售價是11600元。喊價夠黑的,歐洲價都喊到3萬了。這種1加1的設計夠野的,也不怕行家笑話。”
?趙青說:“這單生意從我個人考慮,我覺得這個量并不是很大,每月100套只能做出50對格律詩音箱,不應該對咱們有影響。他們畢竟是用咱們的單元,這本身就是對樂圣旗艦的評價和宣傳,況且供貨權掌握在咱們手里,根據情況隨時都可以給他們斷貨。”
?林雨峰沉思了許久,說:“給他們,但不是每月100套,而是一年一次的1000套。價格上多做點讓步,得讓他們算下來比每月進100套劃算,往1000套里趕他們。如果是100套的零打碎敲,這單生意就不談了,他們真想要就到柜臺拿零售價去。”
?趙青一怔,停了片刻說:“你是說,他們的音箱根本就賣不出去。”>
10而潛伏在小聰明其中的,是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猛獸將搏,弭耳俯伏;圣人將動,必有愚色。
大智若愚,用一些產品發往歐洲測評的“俗招”,但是不是為了人們預定的目的。《三十六計》瞞天過海的精髓,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準備周密就讓對方懈怠,司空見慣的就不會懷疑,陰謀藏在司空見慣的公開行動里的,而不是藏在不公開的行動里,就像假話藏在真話里。
<席間,詹妮問道:“小丹,中國沒有電聲方面的權威測評機構嗎?來德國測評,從各方面講測評成本都太高了。”
鄭建時隨口接過話題說:“中國有句俗話,叫做‘外來的和尚好念經’,東方的產品接受西方的檢驗肯定更有說服力。但是這種俗招兒早幾年就被國人使濫了,想不到現在又讓元英撿起來了,不會是推陳出新吧?”>
<鄭建時思索著說:“這種洋包裝的俗招兒都被人家使濫扔掉了,元英撿起來能推出什么新呢?怎么看都沒什么意思,可元英不會去做沒意思的事,更不會拿著扶貧的錢瞎折騰。那還是有意思,那……是什么意思呢?”
詹妮淡淡一笑說:“如果是旁觀者都能看出來的意思,那就沒意思了。”>
<林雨峰翻閱了一下《格律詩音箱使用說明書》和《時代音響》發表的《柏林五國專家十款音箱大測評記實》的文章,笑笑說:“這么老套的招法居然還在有人用,不可思議。”>
二是對于一些事情裝做不知道,讓這些事情自然的發生,讓林雨峰志得意滿,以便攻其不備。
?<剛接完電話的趙青走進來,說:“董事長,有點情況。”趙青說:“格律詩公司來人了,一個是董事長歐陽雪,一個是總經理葉曉明,現在就在接待室,方秘書正接待他們。他們是昨天上午接到的起訴書,來談和。”
?林雨峰微微一怔,格律詩公司僅在接到起訴書的第二天就趕到深圳求和,這已經到了失態的程度,他不乏輕蔑地說:“這么快?”
?趙青會意地一笑,說:“格律詩希望庭外調解,開出個大概價碼,可以按商業摩擦的不愉快道歉,拿出10萬元做為道歉禮金。”
?林雨峰說:“10萬?買根棒棒糖合適了,丁先生也不嫌寒磣。”
>
?。。。。
?<歐陽雪把目光落在了樂圣公司的最高權力人物林雨峰身上,鎮定地說:“林先生,你們的觀點是出于肯定能打贏這場官司,我認為不一定。想想看,如果你們敗訴了呢?那么現在的談判對你們就有價值。”
?“敗訴?”林雨峰自語了一句,從容地站起來,從容地走到窗前指了指窗戶,以紳士的語調和做派說了一句不太紳士的話:“如果公理都不在了,我就從這兒跳下去。”>
經過一系列的操作,最終丁元英成功的迫使樂圣和格律詩合作,完成他說的:"從樂圣碗里化點緣"的任務".
也完成了芮小丹交代的"書寫一個神話"的任務.
我的微信公眾號:白駒食場
本系列的第7篇文章,喜歡的話可以關注??,會陸續更新:
《天道》:五臺山論道(公眾號最受歡迎)
? ? ?《天道》:失敗的教訓也很珍貴(悲劇人物篇上-劉冰)
? ? ?《天道》:大人物為什么也會失敗?(悲劇人物篇下-林雨峰)
古人是如何過年的?(從商朝到民國)——春節期間加塞
《天道》:本劇最精彩的局是怎么設立的?(局中局篇)
《天道》:各大商學院教授強烈推薦的一部電視劇!(企業治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