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年的那些月夜,媽媽習慣給我朗讀唐詩,她最先給我讀的是李白的詩,當年那個幼小的我,不會懂得她的用心良苦。如今讀過蔣勛先生分享的唐詩中,我仿佛有了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他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呢?
一, ? ?李白的寫作手法,慣用一種角色轉換,那首《長干行》的第一句“妾發初覆額”,寫出少女的一種狀態,以“少女”的身份來表述成長的狀態。有時候,他是閨房小女子,有時候他又成為了英雄,角色轉換的多樣性,其實是人格健全的標志,從生命的百變中,對人性有了更多的解讀,從而獲得更多的寬容與理解。
二, ? ?李白是浪漫主義的代表,《蜀道難》是浪漫主義作品中極為優秀的篇章,從描寫蜀道的險要、雄奇中,將我們帶入一個洪荒自然,生命的形式不斷地發生改變,我們讀著“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揉欲度愁攀援”,一股驚悚萬分的感覺,將我們帶進一個孤獨可怕無助的場面,面臨跌落深淵,粉身碎骨的危機。有一種深刻的生命體驗,就是將自己徹底地放逐,出走,流浪,沖破束縛,迎接挑戰,真實得面對自己,唯有這樣,才能讓自己暫時不置身于錯亂的生活愁緒里,從而與自己的生命來一場深刻的對話。李白是我們的榜樣,我一直覺得浪漫不是一種奢侈,或許,浪漫主義抵擋了現實的清醒,是我們面臨憂愁時的華麗轉身。
三, ? ?李白將貴游文學寫盡,將榮華富貴寫滿,貴游文學體現一種自負與孤獨情緒,同時也給予后世一些警示忠告,“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以酒為酣,一種孤獨,萬般華麗。在酒中,享受“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須盡歡”的及時行樂的情操。人生苦短,我甚是欣賞他的這股豁達與樂觀,不畏權勢不倚官的高尚情懷,對于俗世中追名逐利的人們是一種對照。
四, ? ?李白與朋友間的真摯情懷,與汪倫的感情之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與孟浩然的投契,“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對杜甫的思念,“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他的情感真摯,與人建立的情感之深厚,不吹噓,不迎頭所好,大膽地表達情感寄托,是為一種可貴。
? ? ? 從前不會懂得母親的用心良苦,此刻,深知唐詩帶給我們的,是一種人格魅力的影響,一種為人處世方式的臨摹,一種高尚情懷的借鑒。然而李白,能在今天成為眾所皆知的榜樣,有著其深刻的歷史和現實意義。我只是淺淺地閱讀,未能覽盡歷史長河里他所留下的璀璨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