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的親子閱讀之路有點艱辛,緣于他的性格吧。
在七、八個月開始就幫他買了布書、洞洞書回來,那時候他摸一下、咬一下,扔掉,不感興趣。我也不強求,睡前都會拿幾本繪本,把他抱在膝前,但坐不到一兩分鐘,跑了。如果不是自己親生的,我真要懷疑是不是有多動癥。到了一歲七、八個月還是一樣,好吧,只可以說你是天生好動,專注力差,靜不下來的那種。
家附近有家悠貝繪本閱讀館,了解到入了會員可以借閱,平時買書買繪本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索性交了期費,拿你沒辦法,那就去繪本館吧,陶熏下那里的閱讀氣氛,耳濡目染總能感染到你吧。
之后每天都會帶他去聽故事,剛開始還好,到后來發(fā)展到一到門口看到老師就哭,情緒很不安。因為剛開始老師建議一對一講故事,一進門老師會追著講,為追求故事效果表情略為夸張了些,這樣反而嚇到他了。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是不是自己急功近利想讓兒子愛上閱讀的心太迫切了。那就慢慢來吧,先叫老師不用理他,讓他在館里自由玩耍(喜歡搗鼓館里做手工的工具)。自己借閱繪本,還是堅持睡前閱讀,挑些他認知以內(nèi)的繪本,或是有關(guān)最近感興趣的事物。例如近來會在小區(qū)追小貓,那講些有關(guān)貓繪本吧。情緒類的也感興趣,例如聽到:“小貓哭了,小女孩摔倒了。”都會讓他同情心泛濫。繪本里關(guān)于生活中的一些情節(jié)也饒有興趣。還有一個重要的,知兒莫屬母,不必照著繪本讀,把它濃縮翻譯成聽得懂,能引起他注意的就成功了。
慢慢的慢慢的,直到兩歲三個月,一本繪本讀過三四次后,我會停在一個頁面不讀或讀前幾個字,然后他會復(fù)述出來。再看到他自己偶爾會拿起書本來翻一翻,我知道他已經(jīng)對書開始感興趣了,心中暗喜。雖然只是翻一翻,有時直接幾頁幾頁跳過去,但已經(jīng)很不錯了。
現(xiàn)在兩歲七個月,可以連續(xù)聽一個多鐘頭的故事,在故事館可以聽四五本故事書,專注力明顯比以前好得多。對書籍的要求也上了一個臺階,太簡單的讀兩三遍就沒了興趣,會挑故事性強的看。
總結(jié)了一下
0-2歲是語感形成期,這時最適合讀短小有趣的兒歌童謠,簡單重復(fù)的溫馨故事
2-3歲是語言迅速發(fā)展期,這時適合讀容易模仿的兒歌,和有一定情節(jié)、單純而有趣的故事。還應(yīng)該給孩子復(fù)述和跟讀的機會,發(fā)展語言能力。
還有一點,媽媽是最懂自己孩子的,就算多沒技巧,講的多難聽,效果不會比外面專業(yè)的差。
2017,跟著圈媽逼自己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