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孩子,大家討論的話題就從老公轉移到孩子身上了,因為孩子是弱者,需要我們更多的關愛。
因為工作性質的影響,不能經?;丶遗愫⒆樱棵亢屯屡笥颜務摵⒆?,都是“晚上孩子和你睡嗎?回家孩子跟你不?……”回答基本就兩種,跟或者不跟,要或者不要。辛苦一個月,回家想和孩子好好接觸,孩子卻和你有了距離,不親近,很是傷感。
很慶幸,我家寶貝和我很親,也很懂事,每次回家都讓我帶著,誰都不要,可能她已經懂得爸爸媽媽一定會離開一段時間,特別珍惜我待在一起的每一刻。
每當這時候我就會想起我小時候。我從小沒讓家人操多大心,小時候學習好,父母不用擔心,稍大一點學習也不差,而且不太叛逆,屬于懂事早的那一類。相對來說父母比較放心,很多事覺得我自然而然就理解了。
我從小懂事,也是因為我是家中老小,哥哥比我大許多,心里很多事情也不會和哥哥們說,父母就更不會了,而我就養成了獨立處里問題的能力,雖說有時處理的不是很好,但是從來沒有麻煩過家人。
初一第二學期快結束時,爸爸單位舊樓翻新,我沒有地方住,就住校了,那時候小,雖然自己并不覺得環境有什么不一樣,畢竟很多同學都住校,同學在一塊還是開心的。但是,爸爸覺得環境不太好,很心疼,于是在初二開學前就帶我去了一個地方,見了一個人。
一路上,爸爸一直告訴我說,帶我去一個遠房親戚家,讓我見面叫媽,我很詫異,那會學校很多同學為了將姨叫的更親切,很多都叫姨媽,于是我也這樣告訴爸爸,我也叫姨媽吧,爸爸始終叫我叫媽,于是我也沒有再討論。等到了親戚家,我猛然間懵了,好熟悉的地方,好熟悉的背影,好似曾經何時我來過似的。爸爸讓我叫人,我愣愣的叫了聲媽,接著就進了屋,那一刻起,我好似明白了很多。不知何時的記憶中,有這樣的院子,這樣的背影,也許是夢中,我混亂了。但我顯得很平靜,爸爸交代了一些事,就走了,讓我記著上學的路,從此我將在這里住上一陣子,直到爸爸單位房子蓋好。
接下來的日子,我有意無意間明白了很多,看著一個又一個借口串門實則來看我的鄰居,周末在縣城上學的姐姐弟弟專門回來住兩天,我恍然大悟,其實這就是我的家,我生母的家,原來一切都不是捕風捉影,一切早就有跡象。
記得小學時,老師問過我,如果你是家里抱來的孩子,你會是什么感覺,你會恨你的親生父母嗎?當時我傻傻的說,沒什么啊,我不恨她他們,他們也許有什么苦衷吧!而當我真正處在這個位置的時候,我卻什么感覺都沒有,我沒有恨,也沒有其他感情,我跟自然的接受了這一切,開始正常的上學、放學、吃飯、睡覺……
這樣持續了半年,我又搬回了爸爸單位宿舍,這里離學校更近。而我隔三差五還會回去看看養父母,隨沒有什么特殊的感情,但我也不恨他們,出生的那個時候,他們也很無奈,而我也遇到了對我很好的父母哥哥。換個角度,如果我沒有被送走,也許我沒有現在過得好。
但是有利就有弊,我沒有受過苦,但我也沒有其他人那樣隨心所欲,我其實沒有安全感,到哪里都小心翼翼,在養父母家我還稍微自然些,畢竟從小長大的地方,但是由于哥哥比我大很多,交流太少;在親生父母那里,我感覺沒有姐姐弟弟那樣自然,總覺得我只是客人,覺得不自在。
而現在,成家了,婆婆家也會覺得不自在,我總喜歡待在自己的小家,總覺得只有這里才是真正的家,而所有家人,都讓我覺得有距離,我總覺得和他們不親,看著別人在父母懷里撒嬌,我很羨慕,但自己卻做不到。
也許是自己的經歷所致,現在我只想有時間就好好陪陪孩子,給她一個完整而美好的家,我一定努力,不會讓孩子覺得,和你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