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小木 ? ? ? ? 2016-11-20
生而為人,孩童時期被稱為"總角之年"。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來稀,八九十歲被稱為“耄耋之年”,人到百歲可以稱為“期頤之年” 。
大多數的人基本上都是只走完了人生的七八十年,整個人生從此就或完美或遺憾的匆匆謝幕了。
少部分的人,他們還可以親眼目睹自己人生的百年篇章,往往一個人能活到百歲,人們都稱他們為長壽老人!
上了年紀以后,長輩們過壽,晚輩們常常會祝福他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其實晚輩們無非就是希望長輩們能夠長命百歲,希望他們身體健康,開心幸福,笑口常開,煩惱少。
那么,一個平凡的人如果剛剛好到了人生的不惑之年,大概會是什么樣子呢!
第一,關于夢想
對于一個蕓蕓眾生之中的普通人來說,到了不惑之年,大多數的人對于夢想可能提都不愿意再提了,事實上,他們不是不愿意提,再者說,不是他們不想提起,而是不敢提起,又或者說,不是他們不敢提起,而是他們不愿意承受失敗的痛楚!
不要總是認為,夢想這東西僅僅只是專屬于年輕人。可能對于人類來說,夢想的重要性完全都可以和空氣或者和水相媲美!
每個人都年輕過,那么必然,誰在年輕時沒許諾過夢想,有一句歌詞里唱過,"太美的承諾,因為太年輕!"。即便許下承諾是因為年輕,等他們慢慢老去的時候,在回過頭來看曾經,曾對夢想許下的承諾沒有實現,人們就算可以把罪魁禍首嫁禍于年少輕狂,他們還是沒有勇氣去面對那并沒有完成的而顯得比較沉甸甸的夢想!
第二,關于健康
到了不惑年,或者說對于一個半截身體都被埋在黃土里的人來說,對于健康的重視都可以用小心翼翼來形容了。
他們往往會更注重吃的質量,當然也會合理安排吃的數量。他們開始習慣在家里享受溫馨且舒適的時光,不太喜歡去捧場外面的觥籌交錯。無論是兩天的周末還是七天的長假,他們一定會留出足夠多的時間在家里自由自在的待著。
然后,他們也更關注心情的好壞,因為他們深刻的明白,好心情才是良好的健康的開端!如果能低聲細語得講話,他們絕對不會選擇大聲講話。遇到一些矛盾或者爭端的時候,他們通常也會選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們會盡量避免不必要的爭論。
第三,關于社交
往往到了一定的年紀,人們總是會有意識或者無意識的去濃縮自己的社交圈!
少不更事的孩童,他們往往更喜歡到處撒網,廣交朋友!可是當一個平凡人到了四五十歲的時候,他們往往并不是那么的熱衷于社交了。
在這個時候,他們會把大部分的心思放在夫人和孩子身上,他們更懂得為人夫,為人父的重要性!即便身邊有二三摯友,他們也只是一起喝喝茶,一起爬爬山,在月朗星稀的傍晚時分一起下下棋。
說到社交差不多來往比較密切的就要數工作伙伴了吧,對于一個臨近退休年齡不遠的人來說,他們也不再為了一官半職爭個你死我活,因為他們更珍惜一起并肩作戰的那種工作樂趣,更在意的是社交帶給人心靈上的那種愉悅感!
上了年紀的人,他們會更看重親情,無論是飽經滄桑的人,還是事業有成的人,在經過歲月的洗禮和沉淀之后,他們只會把最讓人蕩氣回腸的親情看的至高無上!
如果要給親情,友情,事業排個名次,那么親情毋庸置疑絕對是高居榜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