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TED,看了好幾遍。這是一個關于時間管理的演講,依稀記得上面講了個故事:有個女主沒有時間處理地板進水的問題,有一天水漫進來了,整整花了7個小時來收拾地板。那些你沒有時間處理的事情,終有一天反過來困擾你。
哪些沒有時間健身的人,直到身材變得臃腫,腰椎盤突出,住院一個星期。沒有時間健身,你會有時間生病。你哪里是沒有時間,只覺得這件事不重要而已。
開始工作時,卻發現要做的事一大堆,不知道從哪里著手;事情少的時候,你可能知道要先做哪個,后做哪個。當事情堆積如山的時候,你就亂了。
國慶期間想找本書讀,由于剛搬家,還沒來得及整理,結果花了20分鐘去找那本書。同樣第二天,想找件運動服出門時,我花了十來分鐘才找到。有一天著急出門,我卻找不到出門的外套。我們總說沒有時間,卻把時間花在那些無效的事情上。
我曾經以為,整理是件浪費時間的事情。但細數一下自己曾經花費在這些事情的時間, 恰恰因為無序所造成。
《別再說你沒時間》作者認為,掌握超級整理法后,每天可以省出3小時。只有告別一切浪費時間的行為,才能過得輕松自在。
①『文件這樣整理』
整理得當會提高做事效率,從而節省出時間。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日程安排準備4個文件夾,按照下面的方法進行分類:
001 今天要做的事情。今日事今日畢,督促自己按時按成。
002 5分鐘就可以做完的事情。標注重要程度和需要完成的日期。
003 有期限的事情。標注時間完成時間,在手機日歷中設置待辦提醒。
004 沒有期限的事情。不需要的文件,應該馬上丟掉。
讓文件與日程處理結合起來,你可以更有條理地工作。避免開始工作時,文件亂成麻,想找對應資料卻亂成麻。也避免遺忘一些重要的事情。這能有效節省你處理雜事的精力。
②『紙質資料電子化』
把一些看似需要留在辦公桌上的紙質資料處理掉。越是能賺錢、越是會工作的人,對于資料電子化的意識就越強烈。
這樣做,不僅可以讓工作環境更加整潔,也可以方便你隨時隨地進行查看。作者給出了三種處理方式:
001 立即扔掉。那些很久不用,以后也用不到的東西可以毫不猶豫地丟掉了。
002 用掃描儀或者手機進行數據化。不確定以后會不會用到的材料也要保存起來,以防萬一。
003 記錄到表格中。需要隨時檢索查看的資料,
另外,你還可以把已經電子化的資料儲存到云端,并分好類別做好標記,這樣不論你使用哪一臺電腦,只要記住了云盤的賬號密碼,就可以立即找到資料,進入工作狀態,被浪費的時間也會不斷減少。
③『只保留20種物品』
對于上班族而言,工作場所就是自己的辦公桌了,把工作環境整理好了,做事效率才能提高。
你可以用下面的方法選出這些物品:
001 清點你的物品。把辦公桌物品歸類,把同樣的物品算作一個種類。
002 根據使用頻率排序。比如每天都要用的、幾天才會用一次的、每周用一次的、每月用一次的、一次都沒用過的等等。
003 篩選出20種物品。根據物品的使用頻率選擇留下的物品,那些一次都沒用過的可以直接丟掉。
004 整理物品并貼上標簽。按照文具類、私人物品類、文件資料類分開,并放在不同地方,不要混在一起。為了方便查找物品,還可以在抽屜或者收納盒上面貼上標簽。
總結
工作越忙,越需要有條不紊。只有把各方面都整理得井井有條,才能從容、高效地工作。掌握超級整理法,把文件進行分類、把資料電子化以及定期清理物品,你也可以高效工作,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