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中,所有后宮的女人大部分時間都是敵對關(guān)系,因為她們共同擁有一個夫君---皇上。正是這種敵我關(guān)系,她們每次見面都是針鋒相對,雖然看似表明一片祥和,但內(nèi)心的那些如意算盤看誰打的好。
眾位新小主入宮后,依照禮節(jié)要去皇后和太后宮中行大禮,這是她們第一次覲見皇后,是后宮中的一件大事。
皇后:妹妹們今天都來的這么早,在宮里面的生活還習慣嗎?
畫外音:皇后我作為后宮之主,禮節(jié)上要過的去。
眾嬪妃:承蒙皇后關(guān)懷,一切都好。
華妃又是姍姍來遲,這樣對皇后的不敬也不是第一次了,皇后不跟你算賬,先都記在賬本上了。
華妃:本宮來得不算晚吧。
眾嬪妃:給華妃娘娘請安。
華妃:給皇后請安。
皇后:妹妹平身吧。
齊妃:華妃妹妹來得這么晚,是不是身體有什么不適啊?
華妃:皇上昨晚上看奏折看晚了,本宮陪得就晚了點,今兒早上皇上偏不讓本宮起得早,所以就遲了,皇后娘娘不生氣吧。
畫外音:我來遲是皇上授意的,要埋怨你就去埋怨皇上!哼,我就是仗著皇上寵愛我,咋滴了?
皇后:皇上連日忙于朝政,難免會疏忽妹妹,所以要格外疼妹妹一些,今日既于諸位新妹妹相見,往后咱們也多幾個做伴之人了。
畫外音:切,皇上看重的江山!我提醒你,你來了不少新對手!
夏常在推了一下旁邊的富察貴人,小聲嘀咕:這華妃這樣聲勢浩大的,是做給誰看啊!
富察貴人瞪了夏常在一眼,從心底里鄙視她,怎么這貨這么傻,敢當眾議論華妃娘娘。
華妃自然是看在心中的,對這個夏常在充滿了厭惡。
眾小主向皇后娘娘行叩拜大禮。
然后見一見各位嬪妃。
端妃娘娘身體抱恙,眾位小主今兒怕是見不了了。
皇后:端妃一直身體都不見好,等禮畢之后剪秋去瞧瞧。
畫外音:我作為皇后一向是照顧到每個人的,給新人們樹立自己正面的良好形象。
眾小主參見華妃娘娘。
華妃:今年內(nèi)務府送來的翠有些浮了,一點都不通透,這好翠是越來越不見了。
皇后:妹妹現(xiàn)在的年紀還用不到翡翠,內(nèi)務府挑給你的翡翠,顏色自然是青嫩些。可話說回來,妹妹你都如此,哪里還會有更好的翡翠呢?
華妃:也是,總覺得這翡翠老氣了些,臣妾不配戴。若皇后娘娘不嫌棄,臣妾就把這副耳環(huán)送給皇后娘娘吧。
畫外音:嘲笑皇后老氣,把自己不想要的東西送給皇后,當眾給皇后難堪。
皇后:本宮新得了一對東珠,才吩咐制了耳環(huán),若再收妹妹這對耳環(huán),豈不是太奢靡了,讓皇上知道的話定會不高興的。
畫外音:哼,我作為后宮之主,一向尊崇節(jié)儉,搬出皇上喜歡勤儉持家。
華妃:皇后果然節(jié)儉。
皇后:好了,先讓諸位妹妹起來吧。
華妃:光顧著跟皇后說話了,都忘了你們還拘著禮呢!起來吧。
畫外音:我是故意讓你們跪這么久的,讓你們知道我的厲害!
眾嬪妃:謝華妃娘娘!
華妃:有一位夏常在聽說很能干,
夏常在欣喜萬分:華妃娘娘萬福金安,
華妃:夏常在很會打扮,這身料子很貴吧。
夏常在:這個是皇后娘娘賞的料子,今日覲見,嬪妾特意穿上
華妃:倒知道知恩圖報,是個有心的人,起來吧!
夏常在:謝華妃娘娘!
畫外音:天下竟有如此愚蠢之人!
華妃:沈貴人和菀常在又是哪兩位?
沈貴人:嬪妾咸福宮貴人沈眉莊,參見華妃娘娘。
莞常在:嬪妾碎玉軒常在甄嬛,參見華妃娘娘。
華妃:沈貴人好雅清,莞常在雖然穿的簡單了點,但是難掩姿色。皇上真的是慧眼識珠,個個都這么出眾。行了,都起來吧。
畫外音:華妃眼神中閃過一絲失落,這競爭對手很厲害啊,哎,以后可真是有的斗了。
沈貴人、莞常在:謝華妃娘娘。
沈貴人:娘娘國色天香,才是真正令人矚目,嬪妾螢火之光,如何敢于娘娘明珠爭輝。
華妃:沈妹妹一張小嘴倒是挺甜的。不過,說到國色天香,這不是形容皇后的詞嗎?
莞常在:皇后娘娘母儀天下如明月光輝,華妃娘娘國色天香似明珠璀璨。臣妾等望塵莫及。
畫外音:替眉姐姐解圍,一定不能得罪皇后。
華妃:宮中口齒伶俐之人是越來越多了。
皇后:諸位妹妹自然都是聰明伶俐的,往后同在宮中,一則要盡心盡力侍奉皇上,為皇上延綿子孫,二來也要同心同德,和睦相處,不得生出爭風吃醋之事,惹皇上煩心。
看《甄嬛傳》的時候,我有好多次為劇中的女人感到悲哀。你說:她們當真都是愛慕著皇上嗎?我看絕大多數(shù)未必吧!她們?nèi)绻辉趯m中勾心斗角,如果能有機會讀書,像我們現(xiàn)代的女性一樣,那么我們的社會或許比現(xiàn)在要演化的快許多,畢竟在整個封建社會,絕大多數(shù)的女人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機會,整個社會是個男權(quán)社會,女人很少能對社會做出貢獻,這樣就阻礙了社會的發(fā)展。
能入后宮的女人,都是個頂個的聰明。你看她們在設計陷害他人時,如果都用在完善自身與社會發(fā)展上,那該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