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10萬用戶指的是什么呢?安裝?注冊?2日/7日留存?日活?月活?
我偷個懶就當是要10萬APP安裝量吧。
1.種子用戶
大部分答案都有提到找名人大號滾雪球,雪球理論就像馬斯洛一樣成為張口即來的理論依據。但是,雪球和床單一樣,不是你想滾就能滾的(:3」∠)
就個人運營新興社區的經驗來說,名人資源沒這么好用。除非自己就是大號,或者名人力挺、真心愿意使用,否則會出現:
a.
名人使用意愿不強烈,發布內容與其他平臺重復,無法達到吸引其粉絲來自家產品的效果;甚至懶得親自過來發布,授權你SQL大法;如果只是期望他們在微博吆喝一嗓子,那不就是廣告么
b.
名人也有使用預期,來這邊發現熱度不如微博/微信等大型社交產品知名度高,時間長了難免倦怠;
c.
能拉來的名人與產品最需要的用戶不一定完全匹配,卻還要付出對應的推廣資源,有這精力還不如伺候好社區核心用戶。
相比之下,與產品方向密切相關的達人比空有知名度的名人更重要,比如相關論壇版主、管理員,qq群群主、貼吧吧主、在小圈子內有一定影響力和實力的人。他們
更容易獲取,有使用需求,符合產品定位、能貢獻優質內容,在新產品獲得的內在激勵(成就感)會反過來激勵他們持續創造內容、安利周圍朋友……
誰都知道社區用戶增長的滾雪球原理,但初期的用戶運營工作做起來真沒這么容易。要先確定種子用戶的目標人群,厚著臉皮安利或者布道拉過來,跪著伺候好他們,構建大致的產品氛圍和初期的優質內容,形成一個雪球的堅實內核。
2.渠道
app推廣渠道有很多,有壕得不行按展現量收費的,也有眾安卓應用分發平臺的免費首發資源,還可以朋友幫忙微信號推一下,還當然還有業界良心App?Store小編推薦。
渠道推廣是赤果果的拿錢換量,如果對自己產品魅力有信心,單一用戶注冊成本在預期范圍內,渠道不失為立竿見影的推廣利器。當然了,除非是為了砸錢沖量騙風投,否則不推薦按展現收費渠道,不推薦被動下載渠道(下載送集分寶那種)。
如果能被App?Store新品推薦一周,安卓分發平臺(360、小米、豌豆莢)免費首發一周,10w安裝kpi就輕松完成了(喂!)。
3.SNS傳播
這是個「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的過程,對于缺少可傳播內容的產品來說可能格外痛苦,雇個實習生長期默默耕耘,也拉不到目標用戶,不由得開始懷疑做這種事情的意義。
不過對于需求明確、能從自身挖掘出可傳播內容的產品,這是個免費、長期的自傳播渠道,只要符合SNS賬號運營基本原則,有優質內容,爭取與同類型大號換量互推,就可以取得不錯的口碑與可愛的新(xiao)用(xian)戶(rou)。
主動安裝APP對用戶來說是個成本略高的行為,利用微博、微信、人人、豆瓣等SNS渠道,將產品品牌和內容推送到用戶眼前,也是在降低這一成本。誰規定一定要下載了你的APP才是你的粉絲呢。
4.時間
理想狀態下,一個良性運轉的社區產品,獲得了第一批種子用戶、產品又做得足夠好,用戶量是可以靠口碑傳播自發增長的,再輔之以渠道推廣、活動運營等手段刺激,期望的數據慢慢等待就不難達到。
產品的培育需要時間,和耐心,和愛。
當然啦,以上說的只是安裝量。從用戶安裝,到打開、注冊,留存,轉化成忠實用戶,每一個過程都會有一定比例的折損,其比例因產品性質和自身魅力而不盡相同。怎么把路過你家飯店門口的客人拉進來消費,再轉換成回頭客,就要靠產品改進和運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