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永新教授《教育,創造無限可能》這本書中,不得不提的一個人便是馬文·柯林斯老師,她曾先后有兩美國總統邀請她出任教育部部長,但卻始終堅守在教育的第一線。教師,擔任教育部長?這著實讓人驚嘆,甚至感到不可思議!不過,從側面也可以看出她卓越的教育成就,她的很多教育經驗就非常值得借鑒!
要成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最重要的就是具有反思教育的能力,馬文·柯林斯也不例外。她會思考自己的人生經歷,回想自己當學生的時候喜歡什么樣的老師?喜歡老師怎么對待她?思考自己怎樣從一個普通的窮人家的孩子成長起來?
她還認為要想成為一位更好的教師,必須遵循十個基本原則:
一是信念,相信每個學生都能夠攀上想象不到的高度;
二是收獲,讓每個學生每一天都收獲滿滿,決不讓學生感到失敗;
三是忠實,踏實做好每一件事情;
四是不要做一個叛徒,做學生的朋友是永遠要做的事情;
五是公平,一視同仁地對待所有學生;
六是發自內心地教書育人,而不是為了薪水,要有激情、決心和奉獻精神,不允許任何學生平庸和失敗;
七是認真,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情;八是積極熱情,把教育事業當作自己的生命;
九是不讓學生失望,讓后進的學生變得更好,讓優秀的學生變得卓越;十是決不放棄,即使一開始不順利,也要繼續努力。
一個好的老師,并不是一個“孤膽英雄”,而是一個具有團隊精神,懂得與他人協調合作的老師。與此同時,一個好老師還要注重學生間的彼此影響,讓學生團結協作,互相幫助。
她還有許多精辟的語言耐人尋味,令人深思:“所有的孩子生來都是成功者,他們需要的就是有那么一個特別的人相信他們,讓他們展現出最好的一面。”
“絕不能把自己不明白的東西留給孩子,也絕不能讓孩子讀你沒有讀過的書。”
“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讓孩子閱讀,不知道閱讀的孩子什么都做不了。”
“學習是一件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事,學校的每個人都是這個團隊的一部分,和其他團隊一樣,只有大家齊心合力,這個學校才能有效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