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之職場版。(隨聊第6季)
原創 2016-04-10 潮叔 潮雜說
我要我們在一起
楊宗緯;李泉 - 我是歌手第一季 總決賽
導讀:互聯網移動化、資訊爆炸化,虛擬現實化,這個世代正在已不可思議的方式正在變革,而我們所熟悉的職場環境,也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格局。在生活中常說的四代同堂,在職場中也越來越多的顯現出來,尤其在科研機構、教育學院、超級公司,跨國企業中,已經是常見現象。而隨著中國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加上2015年人社局部提出的漸進式退休方案,未來在一個企業中四世同堂的現象和機率會大大提高。如何理解職場中四代同堂,這對未來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 ? ?美國人口普查局官網的世界人口鐘顯示,世界人口正以每秒4-5個人的速度增加。預計到2060年,全球人口將從目前72億增加到95億人,然而,我們所熟悉的傳統金字塔結構已經變形。
? ? ? ?根據聯合國的一份權威研究報告,1970年時,全球人口呈正金字塔型平均分布,最底層0-5歲的最多,往上年齡越大,則人數逐層減少。而近20年以來,由于全球生育率大幅下降,以及人口老化,高齡人數增加,人口結構已逐漸像子彈型方向發展,2015年是人口結構開始變形的一年。
? ? ? 隨著社會發展,人類的壽命也越來越長,參與社會工作和社會活動的時間也隨著加長,四代同堂在未來企業將成為常態,這個企業管理帶來新的研究課題,也給在職場中工作的人帶來新的職場環境。
四代形成原因
01
高 齡 化
? ? ? 人口的老齡化是世界性的問題,不僅僅是在中國,隨著很多國家人口出生率日趨底下,在全世界范圍內,很多國家已經開始并面臨著老齡化的問題,而延長人們工作周期(延遲退休),或許是個短期的辦法,盡管我們大多數人不太愿意,由于人們的工作時間延長,開始造成了四代同堂的現象,在去年人們熱議的關于退休年齡延遲問題,2015年10月24日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表示:“我國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齡最早的國家,平均退休年齡不到55歲,經中央批準后,人社部將向社會公開延遲退休改革方案,通過小步慢走,每年推遲幾個月,逐步推遲到合理的退休年齡。”實際上,70年以后出生的人都將會被影響。網上記得有個段子,就是描述高齡社會的生活場景,爺爺還在上班,而孫子或許因為沒有找到工作在家遛狗。
? ? ? 有研究稱,世界人口預計在2015年-2060年,從72億增加到95億,不過增加的22億人口中,超過一半是60-79歲的高齡人口,而85歲以上的人口,成長率高達281%(俺也是這高齡人群之一啊,汗),所以,與健康的高齡人士共同工作,會將是一個新常態,如果協調四代人的價值觀,我想這是所有人事部門和管理者頭痛的問題。所以我一直常講,平臺化企業將是未來大型企業的主流,現在的雇傭關系將徹底會被打破,組合關系和協作關系將成為社會化企業的主要管理形式,個體化的企業也將成為社會的最大組成部分。
? ? ? ?在世界性老齡化的問題面前,四代同堂,是必然的結果。
02
人才短缺
? ? ? 牛津經濟研究院在與AIG、可口可樂、美國運通等多家跨國企業合作,發布了《2021年全球人才報告》,這份以46個國家、21種產業里的352位高層級的人力資源管理者為對象的調查發現,面對現今快速變化的商業市場,企業需要更多擁有新技能的人才,很多大型企業不但內部現有人才能力難以升級,外部也供不應求,很難找到既擁有企業日常管理技能或專項技能,又擁有或掌握最新技能或能洞悉未來發展的復合型人才。到了2021年,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等成熟市場,都有人才短缺問題,人口老齡化、相關預算不足、人才培育方向與未來市場需求不匹配,都是人才短缺的問題。
? ? ? 未來企業需求的最高人才,除了專業技能之外,還需要具備4種能力,包括:數位能力、思考敏捷度、人際溝通能力和多地或全球經營能力。這樣高階人才培育周期往往要20年時間左右,往往這些人才在市場上十分緊缺。當一個人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或成為市場頂級人才時,一般會有兩種狀況出現;一種是在某個企業的重要崗位上相對固化下來,他擁有高職務、高薪水和高信任,記住最后一點,往往是人才固化的最重要原因,無論是來自團隊的信任,還是老板的信任。另外一種情況,就是自己創業,謀求更大的人生突破,其理由不僅僅是賺錢。
? ? ? 人才的固化是市場人才缺乏流通性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擁有更多高階人才也是企業核心價值和競爭力,一個企業通過數十年的培養,一方面投入了較大的精力和財力,另一方面長期的合作,建立起相互的默契和忠誠度,這時超長工作周期,也形成四代同堂的原因。
03
人力成本
? ? ? 人力成本是每個企業在經營管理中最重視的部分,有些部門為了降低人力成本,嚴控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并設計了諸多的管理要求和管理細節,這樣就能有效降低人力成本嗎?而這樣真的能節能增效嗎?
? ? ?通常,企業的人力成本常常被認為是工資或是工資福利等的支出,其實不然。首先,人力成本不等于工資。人力成本是指企業在一定的時期內,在生產、經營和提供勞務活動中,因使用勞動者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費用與間接費用的總和。如果企業給員工支付1000元的工資,那么人力成本絕不會是這直接的1000元,還有其它的間接費用,這個大家都懂。
? ? ? 其次,人力成本不等于工資總額。有人說,既然工資不等于人力成本,那是不是工資總額就等于人力成本呢?當然不是。人力成本包括工資總額、社會保險費用、福利費用、教育經費、住房費用以及其它人工成本。
? ? ? 再次,人力成本不等于使用成本。從人力資源的分類來看,人力成本可分為獲得成本、使用成本、開發成本、離職成本,可見“使用成本”只是人力成本的一部分而已。有人常把人力成本管控當成勞資雙方的“零和博弈”,其實不然。人力成本管控可以用以下三個不等式表述:1、管控人力成本不等于減少人力成本2、管控人力成本不等于減少員工收入3、職工收入較高不等于人力成本很高。直到今天,還是有很多企業HR負責人或企業管理人員不明白這個道理。當然,我今天這里并不是來講人力成本的。
? ? ? 在人力成本中,相對于使用成本而言,員工的獲得成本、開發成本和離職成本往往是無法可控的。越高級別的員工離職,往往對企業的損失會越大,這里當然不是說企業少了誰就運作不下去。但是我們不能否認,一個企業重要核心高管的離職,確實會帶走一些核心技術和資源,而后續為了填補這個核心崗位,可能會花費企業更多的心血和時間,甚至會存在無法預估的試錯成本。保護企業核心高階員工,就是保護企業核心利益。
四代人員構成
01
傳統主義年代
生于1930-1940年代
傳統主義者:”相信事實、相信證據、過去的經驗和歷史價值觀所帶給他們會忠于傳統,堅守傳統。喜歡有結構有條理的世界,喜歡掌握大局,他們是一種既現實又有明確目標的人。“傳統主義者”此類型的大多數堅定、可靠、可信。他們重視法律、秩序、安全、得體、規則和本分。他們被一種為社會服務的動機所驅使。他們尊重權威、等級制度和權力,而且一般具有保守的價值觀。他們很有責任感,而且經常努力去做正確的事情,這使他們可以信賴和依靠。所以,這個年代的人,他們所經歷和付出的,無論是成就還是沒成就的,都是我們應該和值得尊敬的人。
柳傳志:傳統主義者的創世紀人
柳傳志:1944年4月29日出生于江蘇鎮江,曾任聯想控股有限公司總裁、董事局主席,2011年11月2日卸任。現任聯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譽主席,聯想集團高級顧問。企業家、投資家、泰山會成員、全球CEO發展大會聯合主席。
柳老:當之無愧的是傳統主義者中創新的代表。IT的先行者,聯想那時收購IBM,記錄史冊的世紀手筆!
02
嬰兒潮世代
生于1946-1960中期
? ? ? 嬰兒潮世代∶積極穩健,當前棟梁。“嬰兒潮世代”(Babyboomers)早已是家喻戶曉的名詞。在二戰之后的1946—1964年間,就美國而言,共有七千五百九十多萬嬰兒出生,約占美國目前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如今這群人正是人到中年的壯年族和美國社會的中堅力量。
? ? ? ?這代人處世態度積極而慎重,富有挑戰性卻不盲動,還有較高的文化素質。這些優厚條件給予他們在各方面獲得成功的可能性。如今,嬰兒潮們已經成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各領域的棟梁,也是國家市場經濟的主要支柱。
? ? ? 就連最普通的“嬰兒潮”平民百姓,目前很多中產階級,已經擁有自己的房產,生活水平從小康到富裕。而這代人的成就是靠他們辛勤努力得來,他們多數是工作狂和實干家,為事業盡心盡力、忠于職守。他們多成長在兄弟姐妹眾多的大家庭,既重視家庭價值善于分享,也懂得享受和消費。
馬云:嬰兒潮世代的傳奇人物
馬云,男,1964年9月10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浙江省嵊州市(原嵊縣)谷來鎮, 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現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日本軟銀董事、TNC(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理事會主席兼全球董事會成員、華誼兄弟董事、生命科學突破獎基金會董事。
馬云:在那個傳奇的年代,干了一件誰也看不懂的傳奇事情,傳奇中的傳奇。
03
X世代
生于1960年代中期-1970年代后期
X世代:是1991年之後大為流行的一個生活型態名詞,推動者可能是作家道格拉斯·柯普蘭(Douglas Coupland)。此名稱之所以廣為流行,是來自于1991年他出版的同名小說《X世代:速成文化的故事》。在小說當中,柯普蘭將1950年代后期和1960年代之間出生的世代,定義為X世代。也就是過去的嬰兒潮世代的下一世代。X世代中的X是由英文字Excluding的字母X而來,一般寫做eXcluding。有著?被排擠的世代?隱喻,詳細的出生時間范圍有一說為1965年1月至1976年12月間。這個世代的人有著傳統世代和嬰兒潮世代人的混合型特征,這個世代的人是承上啟下的一批,也是面臨轉型壓力最大的一批,常常處在傳統文化和現代思潮中徘徊之中,其中先進的一批,開始蛻變謀求最后的轉型機會,還有一批,為著最后的傳統而堅持。無論哪種,都是值得肯定的,畢竟,X世代是個活在最為復雜的年代,他們已經成為這個時代最為堅強的斗士。
毛大慶:X世代中的X戰警
毛大慶,優客工場創始人,無黨派。博士,教授。東南大學本科畢業,北京大學區域經濟學博士后,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兼職教授,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客客座教授,東南大學建筑系特聘教授,中科院MBA中心客座教授,北京大學法學院校外輔導員。英國皇家測量師協會榮譽會員,注冊建筑師。曾任萬科集團高級副總裁。
慶哥哥:放棄萬人仰慕的江湖地位,轉型創業重頭開始,是最值得尊敬的戰士。
04
Y世代
生于1973-2000年代
Y世代:Y字在時間軸上暗示了它是接在X世代之后的,許多Y世代都是嬰兒潮世代的孩子,所以,Y世代的人與嬰兒潮世代的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千禧世代和網際世代則企圖點亮Y世代最重要的兩個特色(千禧年和因特網)
? ? ?1993年是Y世代這個名詞第一次出現的年份,最先采用Y世代說法的是廣告雜志(Ad Age)的編輯,在1993年8月份廣告雜志提到Y世代時,介定此世代為1974年到1980年出生的。企業策略家與心理學家唐·泰普史考特(en:Don Tapscott)在他的書《N世代:主導21世紀數碼生活的新新族群》(Growing Up Digital: The Rise of the Net Generation)里,第一次使用了網際世代這個名詞,其名稱意義為,在數碼時代成長和以因特網為生活重心的世代。所以,Y世代出生的人,也是第一代數碼人和互聯網人,現代科技和文明在這個時間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發展。所以這代人的顯著特色是,善于運用IT及互聯網工具,寫PPT已成為基本工作要素。性格特征也從上個世代人低調沉默風格開始走向戲劇甚至浮夸風格,溝通、表達和善于情感交流是這個世代顯性特征,往往我們會發現,能做的混的不如能說的,是這個時代常見現象。靠能說變成網紅,越來越多。與上個世代人相比,這個世代人更實際、直接,作風也更大膽,不被舊的傳統觀念過于束縛。所以,創新事情會在這批人中不斷涌現出來。
羅振宇:Y世代中的超級網紅
羅振宇,自媒體視頻脫口秀《羅輯思維》主講人,互聯網知識型社群試水者,資深媒體人和傳播專家。1973年1月11日生,安徽蕪湖人。90級華中科技大學新聞系本科,94級北京廣播學院電視系碩士,04級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生。歷任CCTV:《商務電視》、《經濟與法》、《對話》制片人。
羅胖:這個世代中超級網紅,紅的原因很簡單,那是因為我們大伙都不愛看書了,他看的最多,然后告訴你書中的奇聞怪事,于是乎,就火了。書中自有黃金屋,這是真的,這是真的!這是真的!
四代共存條件
01
企業規劃
企業平臺化是企業發展的重點方向
? ? ? 完全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生活成長背景和社會環境背景,傳統的社會機制和企業架構肯定是不適合同時容納四代人共存的,所以在未來企業規劃中,只有平臺化企業適應不同背景的職業人共同相處,企業需要根據不同的工作任務類型設置不同的模塊,在單個模塊設置上,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長處,和工作場景的需求,自主形成工作團隊組合,企業只要設計好團隊組合的管理方式,設定工作目標和修正方案,后期讓團隊自主管理即可,實際上,現在很多互聯網企業已經采用這種工作模式。阿米巴模式自主版,一直是我比較推崇的。未來企業。建立一個良性的工作生態圈和共享共創核心價值文化體系,是平臺型企業重點工作。而平臺型企業,有著更開放的協同機制,更自由的工作空間,更人性化的工作場景,是激發人類創造能力和工作動力的最佳方式,工業化的KPI考核機制將被淘汰。只有協同、共創、共享,才是柔和不同種族、年代、性格人的最佳方式。
02
管理形式
管理重點在于如何解放生產力
? ? ? ? 管理的創新實際上已經開始,正如目前已經存在四代人共同的工作的場景,例如高等教育機構、研究機構、跨國公司等,這些的管理一方面會延續當下的排資論輩的模式,另一方面,有越來越多的富有干勁的年輕人走上管理崗位,去領導比他資歷更老的前輩們,如何讓擁有這些傳統觀念的人,甘愿被領導,或者放手讓這些新一代的人去做?合伙人模式提供一個很好的管理思路和解決方案,合伙人制度改變了傳統雇傭關系,讓彼此成為協作關系,或者是共贏關系,可以讓每個人發揮自己最大的優勢,而且彼此相互照應,從而形成效力的最大化。每個人可以在自己最擅長的那面找到最自信的自己。從傳統的管理和被管理的關系,變成一個協作關系,將傳統的排資論輩變成按能力和專長分工,制定好合適游戲規則,讓能干的上,不能干的人投,彼此都能受益,這樣的結果必然是良性的,更是可持續的。沒有管理的管理,才是最好的管理。被管理者是永遠沒有積極性的,自我管理才是源自內心,才是有效的。所以,一個創業團隊為什么能吃喝睡都在一起,一天工作十七八個小時都不覺得累,因為他們內心是快樂的,是充滿激情的,所以根本不需要管理。改變管理關系,激發創業激情,才能真正解放生產力。才能讓四代人和諧的共處。
03
共享文化
只有共享才能形成協同
? ? ? ?世界趨于大同,一個人,一個團隊,一個企業在任何時代都無法完全壟斷市場,每個人、每個組織都有自己擅長和不擅長的一面,自由競爭是工業時代的產物,而在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的今天,如何實現共贏才是生存的王道,所以共享文化是個趨勢,也是能夠鏈接不同人、不同機構、不同企業的最好方式,無論你是誰,有著多么優秀的能力,都會有短板,都會有需求。而共享文化,正是彼此互補,彼此協同的過程,在共享的過程中,產生新的共享經濟,滿足彼此的發展。所以企業必須以共享的方式設計協作模式,也只有共享,才能真正形成有效的協同作業模式。
歡迎大家參與投票,投票是匿名的,投完后可以看到統計結果
2016年4月10日晚
潮叔
特別申明
本文插圖及部分文字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告知后即刪除
潮叔:潮成林
{社群文化運營觀察員、資源整合平臺實踐者}
新浪微博:潮成林的微博
專注平臺戰略、品牌運營、經營管理、互聯網營銷、地產金融等研究
跨界研究者,長期為品牌開發企業提供品牌戰略、運營及管理服務
喜歡就點下圖二維碼,關注我吧
評論功能已開通,歡迎各位潮友留言
這篇文燒了好多腦細胞啊(淚)
贊賞
26人贊賞
閱讀 3974 投訴
精選留言
寫留言
可愛的黑巧克力2013(朋友)
啟發甚多,需要好好思考!
4月11日
上善若水(朋友)
4月11日
以上留言由公眾號篩選后顯示
了解留言功能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