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佛蘭克老師的步伐,來到了第二次做作業的時間。根據助教老師的作業要求,這幾天不斷翻閱了簡書“30天熱門文章”,全部上榜的文章基本都讀了一遍。說實話,讓我真正喜歡的并不多,很勉強才湊了5篇,其中3篇還是同一作者的。是我太老了么,怎么這么多我認為沒營養的文章,卻有這么多的點贊?
本著存在即合理的思想,帶著:“我就想看看為什么這么無聊的文章居然有這么多人看”的心態,我反復認真地閱讀了那些原來認為沒意思的文章,居然發現了很多有趣的東西,增添了不少收獲,于是重新選擇了10篇文章,作為這次作業的分析對象,跟大家一起分享。
1. 你被明天嚇破膽,無非是又懶又有危機感 ? ? ? ??
?好吧,我承認這篇文章說的就是我這種人,所以看完標題直接點擊認真閱讀了。
文中的金句“要么樂天知命,要么逆天有種” 是我最欣賞的。簡潔有力地告訴讀者,要么放低自己的心態,沒有過多的要求,適應現實環境,平和輕松,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如果有雄心壯志,就要卯足干勁,努力奮斗,不計付出追求自己的目標。 這句話對我是個不小的震撼 ,今后我可能會忘了這篇文章,但也許在很多場合會想起這句話,甚至引用這句話。
好題目,直達人心;好金句,銘刻人心。
本文的論點:出色的人與普通人的最大差異在于思維方式和習慣的不同。
分論點:
1.客觀冷靜的事物分析意識
2.迎刃而上的問題解決意識
3.富人思維
4.價值導向思維
5.從本質上看待一切,學會換位思考
這篇文章吸引我的主要原因就是文章的獨特的論點,通過閱讀這篇文章,我同時也對自己的處世思維方式進行了一次梳理和反思。作者提出的:用經濟學的知識來認識生活,用一些價值導向來評判是非,效率會高很多的思維方式,讓我獲益匪淺。
寫雞湯文的人有很多,但有營養的雞湯文并不多見。有營養的雞湯文,可以引導讀者重新認識社會,認識自己。這要求作者本身就有淵博的知識,豐富的人生閱歷,并且能夠對特定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和總結,提出自己的解。當自己的思想沒有深度,就不可能指望文章有深度。
看完了這篇文章,我果斷粉了這篇文章的作者——韓大爺的雜貨鋪。
增加自身的內涵,才能輸出有營養的雞湯。
這篇文章題目下面有個“哲思”的標簽,看完之后,我個人更多的會把它定義為故事。
作者無疑是個很會講故事的人,以時間為線索,為讀者講述了這樣的一個故事:一個跟隨父親到處顛沛流離的單親少女,卻在生活的磨難中自強不息。在學校遇到了對她貼心貼肺的真愛,經過重重困難,最后有情人終成眷屬。
作者在表達單親孩子的憂傷時用的是:“”很早我就知道,孩子和有媽媽的孩子,是兩個物種”。
而在訴說父親一人帶著自己顛沛流離,輾轉多個城市時是這樣表達的:“我不想說我都去過哪里,那可能會勾起我很多不愉快的記憶,不如我們來說一說美食,這樣即使憂傷也美味一點,有沒有吃過火宮殿的臭豆腐,南京的鴨血粉絲,廣州的腸粉,天津的狗不理,北京的涮肉爆肚,陜西的涼皮、面筋,以及青島的蛤蜊,旅順的咸魚餅子,長春的粘豆包,和虎林的野鴨燉山菜,還有新疆的大盤雞,內蒙的烤全羊!”足足寫了12個城市的地方特色菜!讀起來讓人不禁莞爾,又忍不住心酸。
喜歡這種淡淡的文筆,即使撕心裂肺,依然氣定神閑地娓娓道來;沒有華麗的辭藻堆砌,卻絲毫不影響濃烈的情感表達。
這篇文章,其實我是被題目吸引打開的。當時就好奇:什么是八十歲想起來都會嘴角上揚的事?點開看了,原來是關于旅游中要做的一些事情。可見,容易引起好奇心的標題,是吸引讀者點擊的法寶。
我真正喜歡的,是這篇文章的配圖。如上圖這張“這是扎西”,出現在作者的分觀點“盡量去成為一名自愿者”的段落中,孩子純潔天真的笑臉,有著很強的感染力,相信很多年輕人,看到這樣的笑臉都很容易萌發如果我去邊遠的地方,也要為這樣的孩子做些什么的念頭。
圖片具有生動、直觀、美觀的特點,運用得當,能緊緊抓住讀者的眼球,為文章增色不少。
可見,在這個看臉的世界里,不但人要顏值,連文章,好的顏值都是必不可少的。這深刻地提醒了我,發布的文章排版和插圖是多么重要!所以,從今天開始,我也要努力讓我的文章顏值好一點。
文章中選取三個例子,訴說自己作為屌絲,在外界的刺激下,成功逆襲的種種感受:
1.雖然寫作好,但由于成績不好,被老師強迫退出作文比賽后發奮圖強,成功逆襲為學霸。
2.為得到學長的青睞,努力減肥,瘦身成功。
3.畢業后獨自在上海謀生,雖然壓力山大,依然在自己喜歡的人生道路上奔跑。
年輕人或多或少都經歷過作者說的這些不如意,但是大部分人并沒有像文中作者一樣咬著牙,努力改變自己,完成逆襲的過程。因而經常一事無成,以一種屌絲的狀態存在于社會當中,也根本無法體會到逆襲之后的成就感。
沒有任何說教,作者只是選擇了這三個活生生的例子,栩栩如生的展現了屌絲如何逆襲的過程,卻是在給讀者不著痕跡灌雞湯過程。
文章中的這個“國際孤獨等級表”引起我的興趣,我第一次見到可以用這么具體的行為判斷來將孤獨感分級的!這種方式,談不上什么科學,卻十分新穎有趣。把一個抽象的概念,用可以看得到、摸得著的東西來表達,很吸引人的眼球。
作者在接著的下文中更指出:最后一個應該加上“一個人去墓地”!個人覺得,加上這一條,這個十分容易個體代入表格,就可以變成個小測試之類的,在朋友圈里玩幾圈了。
新穎、有趣的東西,也許無厘頭,卻有可能被廣泛傳播。
打開這篇文章,是正好我現在有要提高寫作能力這種想法,所以看到標題就馬上點擊了。對于干貨、技術指導性文章,文章的標題應盡可能直指目標群體。
作者推介了包括《成為作家》、《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月亮和六便士》、《學會學習-從認識自我到高效學習》、《30天寫小說》、《文心》六本等對寫作有幫助的書籍。如果把這幾本書籍看作產品的話,作者就是優秀的產品營銷者。下面,就來看看作者是如何推廣這幾本書的。
首先,產品的銷售目標群體十分清晰,就是對寫作有興趣的小白或者入門級人員,想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然后,針對目標群體的痛點,逐一展示各本書籍的強大功效:
寫作很費勁?《成為作家》教你寫作不費勁的辦法;
小說家很高大上啊,我怎么才能成為小說家呢?《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告訴你,小說家要具備才華、耐力、集中力的特質;
寫作很辛苦,堅持不下去了,怎么辦?《月亮和六便士》鼓舞你,創作的動機越純粹,越有強大的支撐力量;
寫作很難?《學會學習-從認識自我到高效學習》讓16位偉人來教你如何學習和寫作;
寫來寫去,沒有成就感,很容易放棄?《30天寫小說》讓你堅持30天,小白逆襲小說家!
由葉圣陶和夏丏尊兩位大師合作撰寫的《文心》,是文學青年必備的內修寶典!
作者還附上了自己通過閱讀這幾本書后在寫作方面的實際收獲:閱讀《成為作家》后,采用了文中介紹的方法,連續堅持寫作450多天;看了《30天寫小說》,在一個月內,完成了10萬字的人生第一部小說......各位親,親測有效啊!
看完了這篇文章,我就上網購買了《成為作家》和《30天寫小說》,并將塵封的《文心》也書柜里翻了出來。
把觀點當作產品,讀者當作客戶。
本來沒打算認真看這篇文章的,主要是因為自己已過了這個階段。但是看到52708的閱讀量,3880的喜歡,還有277的贊賞,很不簡單,就點進去看了。文章中的我,是一個從小失去母親、家境不好、相貌普通的27歲單身女孩子,大學畢業后在魔都領著4500元的工資養活自己,接濟家庭,每日辛苦上班,認真生活,樂觀向上。
文章情節上并沒有太多的起伏跌宕,選擇的素材是:父親兩塊布合成一個書包送我去上學;曬自己一個月的收入支出情況;生日的時候自己加一個雞蛋慶賀等生活中的瑣事,卻得到了這么多人的認可,我想,這是依賴于文章的真情實感和所傳遞的努力向上的力量。像這樣的女孩子在中國有很多,文章表現的就是這些所謂草根階層女孩子的世界,她們就像小草,沒有鮮花的嬌艷,得不到特別的關愛和呵護,卻依靠自己堅韌的生命力,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彩。
真實,真的可以打動人的。
最欣賞的是文中勸說自殺者的的這段話:
我不會覺得你遇到的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我知道我眼里的小事,對你而言已經意味著太多;我也不會勸你要看開,跟你講“分分合合很正常”一類的輕松話,我承認,你就是遇到大事情了。
但我還想多告訴你幾句話:那些尋短見的學生,只要再多活些日子,說不定問題就會化解,但可惜,他們永遠沒機會了,他們選擇撕掉了門票,再也沒有資格看劇情的轉折,再也沒有了……
所以,哪怕你的難題大過天,現在門票就握在你的手里,你真的要撕掉嗎?撕掉了,哪怕后邊的戲再精彩,也不能進來看,還不如趁劇情煩亂的時候睡一覺,醒了也許更好,也可能更爛。但你起碼保留著這張入場券,占著座位,保留著資格,同時劇情也保留了它的可能性......
說得太好了,首先,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承認對方是遇到大事情了,這樣有同理心的人來講道理,被勸者心理上不容易產生抗拒。然后用了一個很通俗又到位的比喻,保留門票,就是保留看劇情轉折的資格,但是如果選擇撕掉門票,就什么也沒有機會了。這樣的勸慰,讓人更容易接受。
說理的方式:先站在對方角度看問題,再提供另一個考慮這個問題的新角度。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表達了這樣的觀點:社交是需要勢均力敵的,實力不對等,就算有別人的聯系方式,也不可能平等地對話。優秀的人總是很努力,我們只有更努力,無論在物質上還是在精神上,可以跟他們在一個層次上,才可能跟他們在一起。
其實我也有過跟作者相似的經歷,在一個特殊場合經人引薦認識一位行業翹楚,互換了聯系方式。第二次聚會見面,他認出了我,禮貌地打了個招呼。一轉身,跟我身邊另一位彼此第一次見面的行業大咖侃侃而談一個多小時。那一刻也曾經有過跟作者同樣的感覺,自己是不夠級別,所以人家不帶你玩啊!
同樣的感悟,如果當時我將這種強烈的感受記錄下來,就是很好的寫作素材。看來所謂的沒有東西寫,是個偽命題。更多的是要養成隨時記錄的好習慣。
素材就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