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說,趕在暑假結束前出去玩一趟吧,我說,好啊,那去廈門怎么樣。兩人一拍即合。
廈門也是妹妹計劃中想去的一個地方,因為她想去四至,東南西北,這次算是最南面了吧。于是就互相商量著買了機票、定了民宿。
定民宿是因為價格便宜,可以節約一點費用。去之前還有點擔心,會很破,但到了才發現一切的憂慮都不存在。房子很寬敞整潔,床雖然低但并不破,有獨立衛生間,關上門便是我們的小世界。
對于安全,房東一家都住在邊上,也不用擔心。房東熱情好客,第一天因為坐不到車特地來車站接我們,還請我們一起吃了晚飯。
途中認識了一個黑龍江的小伙伴,獨自旅行,找尋自我。
生命的意義在于找尋不同的可能,在于追尋內心的世界。
我們可能無法走的更遠,但在有限的時間去見識更多卻是每個人內心都會想要去做的一件事。因為生命不息,探索不止。
廈門,是一座很慢很慢的城市,慢到余生的時間,只夠去愛一個人
這是廈門沙坡尾一家飲品點的裝飾話語,卻道出了一個事實——廈門的生活節奏很慢很慢,幾乎所有的商場早上十點才開門,有些歷史悠久的小吃店則會在下午四點開門。
不知是因為是旅游城市,還是因為廈門人的詩書情懷,廈門鼓浪嶼和中山路上的特產店都很文藝。像三生有信、三味酥屋、趙小姐的店、張三瘋奶茶、二師兄的豬蹄......
包裝上裝點著詩意的文字,讓人有想要送給生命中重要的人的欲望。
每一句簡短卻蘊含深意的話語,都會勾起有情懷之人的回憶和想念。
三味酥屋,黑鳳梨,微笑的人頭,讓人想要送給心中最愛。黑鳳梨,粵語——喜歡你,鄧紫琪的那首《喜歡你》風靡全國,道出了多少人心中最想要的告白。
趙小姐的店,古樸文藝,包裝精美的茶葉、糕點,感覺送出去特別有范,即使茶葉品質并非最佳。
鼓浪嶼,萬國建筑博覽,因時光的沉淀有著小清新和小浪漫
鼓浪嶼由于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與金門相望,曾是軍事重地,民族英雄鄭成功就曾屯兵于此,日光巖上水操臺、石寨門故址猶在,鼓浪嶼東南端的覆鼎巖則樹有鄭成功的巨型雕像。
鴉片戰爭后,鼓浪嶼逐漸被迫成為列強的公共租界,有15個國家曾在其上建領事館。各色人等紛紛踏上鼓浪嶼,設教堂、辦央行、建學校、醫院。直至抗日戰爭勝利,鼓浪嶼才結束一百多年殖民統治的歷史。
獨特的歷史造就獨特的環境,四面環海,易守難攻,各國歷史建筑和文化云集又給此島帶來時光的積淀。
鼓浪嶼鋼琴博物館位于菽莊花園的“聽濤軒”,博物館里陳列了愛國華僑胡友義收藏的40多架古鋼琴,臨海奏琴,濤聲混合著琴聲,即使沒有高山流水般高雅,也有了開闊遼遠的意境。
菽莊花園亦是臨海的絕佳居住點,從鋼琴博物館的落地窗前望向海面,泡一杯茶,看一本書,享受海面微風和慵懶陽光,就可以呆上整整一天。而園林亦是用心之至,以園藏海,以園飾海、以海拓園、以石補山、以洞藏天,利用地形,巧妙整合,想必主人亦是創造美的達人。
中山路,因著繁華與特色小吃的結合,使得游客趨之若鶩
雖對吃的不敏感,但也能夠欣賞美味。就廈門特色小吃——沙茶面而言,我們就吃了兩次,不是因為好吃,而是因為想要吃到最原始的味道。
在鼓浪嶼上點過一碗沙茶面,卻勉為其難,因為是紙碗,因為蝦不甚新鮮,還因為面不夠勁道。許是因為商業化盛行,連沙茶面也不再正宗了。問過店家為何用紙碗,則回答——環保,尚無法理解,現在想來,許是因為一直一來海島因淡水缺乏而形成的社會習慣吧。
到了中山路,在與當地人簡單的溝通以后,想去尋找他們口中最好吃的一家沙茶面店,卻因為沒有問清具體的地點和店名而最終錯過。尋找了不同地方的幾家,看過了不同的價格,甚至還問了店員沙茶面的歷史,對方不置可否,于是離去,再次尋找,最終因為時間有限,在某個小弄堂里定下一家,點了沙茶面和海蠣煎。
沒覺得特別好吃,但至少比鼓浪嶼上的好很多。兩次體會當地特色,雖略有遺憾,卻已是足夠。
這一次的旅行,并非策劃許久,卻也是提前半個月就已定好計劃,慢慢地做著攻略,沒有花太多的心思,也基本走完了想去的地方,只是因為金磚會議,沒去成廈大。
但一切已經足夠,跟隨著自己的節奏和腳步,走哪算哪,照著當地人的指點,去到計劃之外的鐵路公園,也是異常興奮,走走看看停停,此般靜美時光從未被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