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質、磁場、能量……無論怎么稱呼它,我們必須承認每個人都有身體發膚以外的東西,能夠對他人是施以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比外貌的影響更持久,甚至強大到一個人離世都不會消失。
所謂觸景生情就是如此,因為一個人的能量場并不會隨著物理毀滅即刻消失殆盡。我們因為某個細節想起某個人,并不是大腦的記憶陷阱。
回想一下你參觀名人故居時的感覺,即使與對方沒有過任何共同回憶,也不妨礙你通過點滴布置感受到他的痕跡。
希望自己不被這個世界遺忘?不僅要留下痕跡,還想留下美好的痕跡,那么個人氣質的修煉實在不可或缺。今天推薦的書名字就叫《氣質》,作者是美國成功學之父馬登博士。
想成為一個擁有良好氣質的人,需要言談舉止得體、個性真實獨特,以及擁有人格魅力。
如果說我們每個人都像星星一樣,有自己獨特的運行軌跡,過程中不斷燃燒能量,然后在未來的某一刻湮滅。
影響每個人運行軌跡的并不是存在的時間長短或空間位置,而是質量的絕對差異。你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是在給自己的質量加碼。
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
氣質就是如此,并非與生俱來、不可修正,而是不斷積累調整、持久散發光輝。人生最大的任務,就是找到自我、實現自我,并將自我的能力發揮到最高境界。
而人生最大的悲劇,就是對自己的天賦渾然不知。散發自己獨特魅力氣質的第一步就是正確認識自己、不斷發現自己。
你的獨特之處是什么?當下的你是什么樣子?你還有什么潛力?
如果你能篤定地回答上述問題,那你一定氣質非凡。如果還不行,先釋放自己最真實的一面,不要擔心與眾不同。有個性的人永遠不會生活在框框里,也正是這些框框外的人,一直在改變著時代。每個時代的領航者都會收到褒貶不一的評價,這是任誰都逃不開的。
如果把每個人都比做一件產品的話,個性就是你最大的賣點。不要因為害怕自己與環境格格不入,就把自己憋成一個毫無色彩、毫無特質甚至毫無存在感的人。
發現真實的自己,然后在真誠的基礎上,真摯地確立目標,讓你未來的可能無限形象化。
從當下的自己到理想的自己中間的轉變過程,就是你思想發展、個性形成、氣質展現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是可以主動塑造的,你需要做的,就是每天把你渴望的東西傳達給大腦。
并且在這個過程中,珍惜時光、持續自控、保持意志力不斷前行,就能完成生命的一次次躍遷,讓更多人看到你發光發熱。
看完覺得這個過程太難達成?別著急失望,悲觀只會消磨你的理想。帶著愉快的心態善待自己,相信美好的你會吸引世間其他美好的事物,這也是氣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