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9.19
1.日月獻玉衣,旦旦薦玉食。
2.宇宙在手萬化由心,張紫陽,陽神,陰神
3.因形移異者,謂之化,謂之幻。
2017.9.20
1.雖曰人事,豈非天命。
2.弗洛伊德的觀點一切人類行為都是男女之間性行為的一種擴大,變化。
3.善于化者,其道密庸,其功同人。五帝之德三王之功,未必盡智勇之力,或由化而成。
4.陰氣壯則夢設大水而恐懼;陽氣壯則涉大火而燔焫(fán ruò,焚燒);陰陽俱壯則夢生殺。甚飽則夢與,甚饑則夢取,是以以虛浮為疾者則夢揚;以沉實為疾者則夢溺。藉([jiè]慰藉 [jí]用繩縛)帶而寢則夢蛇,飛鳥銜發則夢飛。將陰夢火將疾夢食。飲酒者憂歌儛者哭。
2017.9.21
1.以夢中所為者實,覺之所見者妄。
2.晝則呻呼而即事,夜則昏憊而熟寐。
3.夜夢為仆,苦逸之復,數之常也。
2017.9.22
1.向使天下之人,其心盡如汝子,汝則反迷矣。哀樂,聲色,是非孰能正之。
2.萬緣放下,一念不生。
3.不知親己,不知愛物,故無愛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順,故無利害。
4.今知至道不可以情求矣。
5.今復脫然,是以又來。
6.心不念是非,口不言利害。
2017.9.23
1.夫醉者墜于車也,雖極不死。骨節與人同,而犯害與人異,其神全也。乘亦弗知也,墜亦弗知也,生死驚懼不入乎其胸。
2.夫至人者,上窺青天,下潛黃泉,揮斥八極,神氣不變。
3.范氏有子曰子華,善養私名,舉國服之;有寵于晉君,不仕而居三卿之右。目所偏視,晉國爵之;口所偏肥,晉國黜之。
4.少時學語苦難全,只道功夫半未全。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功夫七分天?!w翼
5.窮詩而后工。
6.學笨
7.夫至信之人可以感物也,動天地,感鬼神,橫六合,而無逆者。豈旦履危險,入水火而已哉。商丘開信偽,物尤不逆,況彼我皆誠哉。
8.自此以后,范氏門徒遇乞兒馬醫,弗敢辱也,必下車而揖之。
2017.9.27
1.凡順之則喜,逆之則怒,此有血氣者之性也。然喜怒豈枉發哉?皆逆之所犯也。夫食虎者,不敢以生物與之,為其殺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與之,為其碎之之怒也。時其饑飽,達其怒心。而媚養己者,順也。故其殺之,逆也。然則吾豈敢逆之使怒哉?亦不順之使喜也。夫喜之復也必怒,怒之復也常喜,皆不中也。吾心無逆順者也,則鳥獸之視吾,尤其儕(chái 同類)也。
2.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3.從水之道而不為私也。
4.以瓦摳(射覆,用碗蓋著擲色子)者巧,以鉤摳著憚,以黃金摳者惛(hūn糊涂)。巧一也,而有所矜,則重外也,凡重外者拱內。
2017.10.02
1.圣人以智籠群愚,亦猶狙公以智籠眾狙也。名實不虧,使其喜怒哉。
2.虛傲而恃氣;猶應影也;疾視而盛氣;雞雖有鳴者,望之似木雞,其德全矣。
3.使人雖有勇,弗敢刺,雖有力,弗敢擊。
4.孔丘墨翟無地而為君,無官而為長,天下丈夫女子,無不延頸舉踵而愿安利之。
2017.10.03
1.天地無全功,圣人無全能,萬物無全用。
2.固天地之道,非陰非陽,圣人之教,非仁非義。萬物之宜,非柔則剛,此皆隨所宜而不能出所謂者也。
3.生之所生者死矣,而生生者未嘗終。形之所形者實矣,而形形者未嘗有。聲之所聲者嘗聞,而聲聲者未嘗色之所色者彰矣,而色色者未嘗顯
2017.10.04
1.黃帝書曰:“行動不生行而生影,聲動不生聲而生響,無動不生無而生有。
2.貧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終也,處常得中,當何憂哉
3.吾之所以為樂,人皆有之,而反以為憂。
4有人去鄉土、離六親、廢家業、游于四方而不歸者,何人哉?世必謂之為狂蕩之人矣。又有人鐘賢世、矜巧能、修名譽、夸張于世而不知已者,亦何人哉?世必以為智謀之士。此二者,胥失者也,而世與一不與一。唯圣人知所與,知所去。
5.事之破(hui同毀),而后有舞仁義者,弗能復也
6.一氣不頓進,一形不頓虧。
7.來不知去,去不知來,壞與不壞,吾何容心哉。
8.知天地之德者,孰為盜邪?孰為不盜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