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感受是,心理健康真的很重要啊,心理問題真的要重視啊,親人的關愛和陪伴特別特別重要啊——尤其是對孩子!
近期參加了一場被安排的培訓,一開始比較排斥,而且先期的培訓體驗也不好,但是,參與下來,越來越有驚喜和觸動發生。
今天是第四天,主要內容是了解心理問題從輕到重的診斷標準和表現形式,大屏幕放映了上海某精神病醫院拍攝的幾段真人的真實視頻,有幾個點比較觸動我。
有一個小姑娘出現在鏡頭里,她在讀一封寫給爸爸的信,大意是“爸爸你帶我走吧,我想離開這里,我擔心我的期末成績有沒有掛科,我想回學校去學習,我的人生有更廣闊的空間和舞臺,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爸爸帶我離開這里吧。我不想再做你的玩偶,我不想再任你擺布,我要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毕乱粋€場景,爸爸來醫院探望女兒了,父女兩個在聊天,女兒說的多,還是在哀求父親:“爸爸你帶我離開這里吧,你帶我走吧,我想去上學!......”苦苦哀求后,等來父親一句:“好好聽醫生的話?!迸畠呵榫w開始激動,拿頭撞墻,接著跑到窗戶邊,憤恨地說:“我滿足你的愿望,我滿足你!”醫生護士齊上陣,拖拽著姑娘往病房走,同時對父親說,你走吧。女兒聽到后,撕心裂肺的用家鄉話呼喊到:“你走吧,你走吧,你走了再也不要來見我,我要讓你知道你是怎么給人當爹的!”
很多同學都哭了,我雖然沒有掉淚,但是內心也難受得不行。我不是專家,也不懂心理或者精神疾病的所謂判斷標準,但是很明顯的感受是,這孩子如果能夠得到父母及時的關愛和陪伴哪至于這樣呢!這孩子不是缺藥啊,她是缺愛?。∷捌诘囊环鈱懡o爸爸的長信,思維是清晰的,邏輯是完整的,甚至讀的語氣也都是正常的,情緒失控和過激行為的出現是在苦苦哀求父親之后、與父親溝通無效之后才表現出來的,可想而知,類似的場景、在孩子被認為有精神病之前的日子里,類似場景應該常有,孩子有訴求,孩子渴望父母的關愛理解和支持,卻常常得不到回應,甚至常常被否定、被限制,這個孩子內心深處的傷害太重了,她的藥就是父母的理解和疼愛吧。
這只是萬千病例中的一個場景,我今天只看到了這一個,就足夠難受的了,這么好的一個姑娘不應該被關在冷冰冰的精神病醫院啊,她應該在五彩繽紛的生活里體驗這個色彩斑斕的世界啊。沒有有問題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要過多久我們的家長們才能勇敢地正視這一事實?某高中的心理老師正好在場,她分享道,現在的家長,往往是,孩子如果有問題了不去上學了,家長首先考慮自己所謂的面子問題,覺得丟人了,不問緣由各種逼迫孩子去上學。但凡有一點心理學常識,不應該是先聽聽孩子的心聲么,尊重孩子、關愛孩子不應該是為人父母最起碼應該做到的么?所以,合格的家長有幾個呢。
心理學應該引起重視,無論學校還是家庭,不管社會還是個體,都應該好好學學,對我們良好的人際關系,尤其是夫妻關系、親子關系大有幫助。
愿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足夠的疼愛!
愿每一個孩子都能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