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蔥,我在香港學電影。
從零到一,從一到零。
分享我在香港電影中所學的知識。
這是大蔥的第五篇文章。
當我還是孩子的時候,媽媽帶我去看白雪公主,人人都愛上了白雪公主,而我偏偏愛上了那個巫婆。
一、構圖
本文主要從電影攝影的構圖,光影,色彩,運動四個維度來談導演如何通過攝影表達情感的。
電影不是動態文字的組合,也絕非是一張張圖片拼接而來。攝影師在下機位的時,導演就應該考慮,用什么樣的構圖角度才能恰如其分的表達想要表達的東西。
上圖分別是四個超級大片中,導演利用攝影技巧,來表達情感的范例。圖一出自《辛德勒的名單》,導演利用長焦透過女歌姬的腳拍攝海吃胡喝的軍官,既表現了奢靡的風氣,又表現了軍官們好色淫逸。圖二出自《當幸福來敲門》,導演通過俯拍的角度,完美的展現了男主當前的困境,全景的構圖,讓場景內所用的物件,一覽無余,悲涼之氣,從畫框內傳遞到畫外。圖三是經典的柵欄構圖,常常起到隔絕人物的作用。《肖申克的救贖》這個場景中,柵欄后是歡呼雀躍的犯人。圖四是《邦尼與克萊德》的開場,導演透過床下的鐵條來拍攝女主,表明女主現在的生活如同監獄一般枯草無味。
二、光影
攝影本來就是用光的藝術,在一些優秀的電影中,導演嘗嘗通過光線來塑造人物,烘托環境,表達情感。
上圖分別是不同光影藝術下,導演給我們呈現的攝影光影藝術,《教父》的開篇說的就是一樁黑暗買賣,整場環境中除了教父其他的景物都是黑茫茫的一片,教父的故事是說黑幫的故事,每次出現黑暗交易時,導演都安排了純黑的背景,在黑暗中進行黑暗的交易。
《現代啟示錄》說話的人處于極度恐懼之中,導演一側給了強光,一側給了黑暗,使人物處于一半光明,一半黑暗的。
《辛德勒的名單》從辛德勒面部,以及輪廓光的可以感受出,辛德勒正在謀劃一件大事,燈光的藝術,也可以看出辛德勒是一個頗具心機之人。
《我不是王毛》這段是要求王毛打少林拳,導演為了突出高大的形象,在人物背后的窗扇中打了強光,光從窗戶透進來,加上攝影機角度的俯仰,本來莫不驚人的小平民,高大威武的形象,立馬就體現出來了。
三、色彩
假設全世界的語境相同,紅黃代表暖色,綠藍代表冷色。暖色給人帶來溫暖,愛情,以及血腥。冷色給人帶來寒冷,憂郁,悲傷。
《殺死比爾》導演從女主的服飾,背景的墻飾,暖黃的燈光,加上殺手身上的鮮紅,表現女主進入殺戮狀態,血腥場面溢于言表。
《英雄》中這場廝殺戲本來就是悲涼的,導演故意使用大紅大黃,來遮掩主角和事件本身的悲涼。
《告白》同樣在色彩上頗費功夫,無論是整體的色調,還是家里窗簾,墻壁的配色,加上冷色的燈光,從頭到尾都透露著一股悲涼。下次會專門寫一篇色彩幫助敘事文章,色彩的部分就不過多展開了。
四、運動
為了方便理解,我們把運動分為三種。分別是演員朝著攝像機運動,攝像機朝著演員運動,演員和攝影機同時運動。本文主要說,攝影運動對于表達情感的作用。
《安妮霍爾》中伍迪艾倫嘮嘮叨叨的沖著攝像機走來,找你辯論,從心理上首先打敗你。他的嘮叨,厭煩,困惑,成為了伍迪艾倫獨有的風格。
相對于移動鏡頭來說,慢慢推近可以表現緊張的氣氛,引起觀眾的注意或者表示謹慎膽怯等;而突然推近則表現急切、緊張。
《殺死比爾》一開始兩人對話時,推鏡頭是緩慢的推進,看到女主時雖然有略微的緊張,但是也只能是引起御蓮的初步注意。
當女主迅速砍掉手下手臂讓鮮血直流時,導演通過急推的手法,表現了御蓮的驚訝,急切,緊張之情。
《喜劇之王》這段戲,黑幫人物一直盯著周星馳問,企圖拆穿他假外賣員的身份,導演為了表現周星馳的緊張,忐忑,用了環形滑軌拍攝,攝像機圍繞人物運動,表現人物的忐忑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