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剽悍一只貓”的名號已久,最近連續看到他的故事,好奇地去聽了他在2018年初的一場分享,感慨回聽恨晚。
在新世相的“營銷課”刷屏之后,看到各種分析和評論,其中繞不開的一個點是“邀請朋友獲得收益”,直接的利益關系(獲得報名費40%的返利)最能激發人的傳播意愿。有意思的是,我在朋友圈看到了一個很特別的截圖,一群人不是刷屏發送自己的分享圖片,而是表示對“貓叔”的支持,后來彪悍一只貓也是奪得了收益榜單的第一名,獲得新世相價值50萬的定制廣告推送。
話說,蚊子再小也是肉,這些人為什么愿意放棄自己可以獲得的收益,用這樣的方式支持一個人呢?是因為彪悍一只貓給了他們更大的利益嗎?也許是的,不過這種“利益”應該不是發紅包讓別人去買課,不然刷屏的內容就是“謝謝老板”之類的畫風了,那么,這又是什么原因呢?
前段時間剛買了小馬宋的《朋友圈的尖子生》,書里最后的一章講到了彪悍一只貓的故事,“一個英語老師的逆襲史”,用行動獲得改變,這段經歷本身就足夠激勵人心。
后來就去翻看他的公眾號,看到了這場2018年初的分享,看著他對自己蛻變的復盤,一下是部分頗有感觸的筆記:
戰略力:目標清晰,寫出想法。
吃飯力:請優秀的人吃飯,自己會點菜,足夠幽默能聊得很愉快。
重復力:想要學會幽默的表達,聽老羅語錄7年,反復聽。真要學會一樣東西,就要不斷重復,一本好書十遍,一門課聽十遍,消化,能講。讀完一遍立馬再讀一遍,做到密集地重復。
復盤力:每天、每周、每月,做了什么,未來要干什么?公開自己的目標。認清現狀,面對未來。復盤才能翻盤。
引導力:通過具象化的文字,引導自己去思考和改變。為了提醒自己要有氣度,就找人題字“氣度”,掛起來。在墻上貼稻盛和夫的“六項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