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長的煩惱
周五下班,正常45分鐘的路程,足足開了90分鐘才到。從大矛隧道開始堵,好不容易龜速到了高速路口,在田獨的新市場路口又停下來了,然后是紅沙堵,然后是鳳凰路堵。
周六6點晨跑,發(fā)現(xiàn)平常靜謐的街道此刻已熱鬧了起來,跳廣場舞的、吹笛子的、吹鎖吶的、拉手風琴的、遛狗的,還有老年樂隊正在排練“好日子”……
跑完步,去市場買伊面做早餐,慢慢等,排隊了;去菜攤買紅菜苔,阿姨說沒貨了,賣完了。
旺季小城擁堵的困擾,該怎么辦?不知道,圍城生活永遠是個謎。
已知能做的是盡量不給自己添堵:能步行就不騎車,能騎車就不開車,能坐大巴就不自駕;能在家里做就不出去外面吃;游人占領了沙灘、超市,那就呆在家看看書,寫寫東西;日常所需,能網(wǎng)購的就網(wǎng)購;想出去溜達,到中部去、到西線去、到農場去。
小城在發(fā)展,發(fā)展就會伴隨問題。
小城在變化,變化才會帶來希望。
從崖縣到三亞市,他剛剛才走過了30年。
三十而立的年紀,不怕出錯,就怕不做。
因為一切皆有可能。
所以我們要繼續(xù)心懷希望,心懷包容,試著多看看這些年小城變化中的美好。
鹿回頭公園恢復重建了,各種各樣的三角梅正迎冬綻放;臨春河、三亞河兩邊的紅樹林越來越茂密了,水變綠了,白鷺輕盈在水中掠過,淡定的在河邊行走;鳳凰路改造結束了,人車分離了,人行道兩旁的樹木長起來了,晨跑的人兒多了,連路邊上的變電箱都詩意了,畫上了小橋流水,火紅的鳳凰花……
2.共享單車的煩惱
11月初,在白鷺公園散步時給子紅同學電話,告訴她三亞也有小紅車了,我們正在找車,準備體驗一下。電話那頭,鐵桿用火星人的聲音回問:“天哪,你們居然現(xiàn)在才有,深圳八百前就滿大街了,我現(xiàn)在南昌,那也是大街小巷都是啦,你們也太OUT了吧……”
是的,為了體驗一下共享生活,我和陳同學兩個人拿著手機,用摩拜APP導航,在各個巷子里尋找,一無所獲:不是二維碼讓人給刮花了,就是鏈條讓人給卸下了,或者定位上明明顯示這個位置有,就是找不見,再一細問,在人家院子里或樓梯間放著呢。帶著不甘,兩人又騎著小驢到摩拜首批投放的三亞灣,心想騎著小紅在椰林間穿梭,看看日落和晚霞也是不錯,然而,依然沒有找到一輛。
如此兩次,首批小紅車體驗終究與我們無緣,他們現(xiàn)在估計是真的浪跡天涯去罷,前些天,陳同學分享了一張小紅車被沉在臨春河底的照片,看完有點失落,有點郁郁,有點傷心。酷奇、小藍、小鳴等危機的背后,大家都在思考:共享離我們究竟還有多遠,共享經濟商業(yè)模式寒冬是不是正在來臨?
我也暫不知道,答案總會有的,答案交給時間。
不管怎樣,對于新生事物,也還是要心懷期待。
果然,下班回家路上,在警務室門口又看到了摩拜投放的第二批小紅車,造型更時尚,數(shù)量更多,重點是,一周過后,它們居然還在巷子里的醒目位置自信的筆直的候著,二唯碼也還在。
期待摩拜的堅持和創(chuàng)新,能帶來更多的變化,能解決它自身成長的煩惱;相信人心、初心的美好,我們一起用心改變,用心見證,用心感悟。
3.學彈吉他的煩惱
每個人應該都有自己的短板和軟肋。
就像我這十根不聽大腦使喚的手指,協(xié)調性真是差到不能再差了。
從小喜歡唱歌,自然也喜歡樂器,上大學時,有個吉他協(xié)會,每每看到他們在臺上自信張揚,帥氣陽光的彈唱《花房姑娘》、《藍蓮花》、《時光》、《同桌的你》、《張三的歌》、《真的愛你》……心里都癢癢的不行,無奈就是沒有勇氣去實踐。
從上學到上班,陳同學一直期望我去嘗試一下,靜下心來學一段,特別是去年《成都》火遍大江南北的時候……
每次我都敷衍說“好的,好的,會有那么一天,首先是咱得買一把吉他”然后我每次都能順利逃脫。
明知是自己的弱項還要去挑戰(zhàn),不是傻子就是白癡。
正常的清醒的人還是做點自己擅長的事情比較靠譜。
不曾想7月份的時候,陳同學突然興奮的回來說“找到吉他了,我們張小寶剛好有一把吉他,只要我想學,隨時可以去她家拿,我們明天就去借吧。”
“明天我有事”“那后天呢”“后天再說吧”
于是我又成功的拖到了9月,然后就沒有然后了,有一天逛街,剛好路過張小寶家樓下,吉他便一起默默跟著我們回來了。
張小寶同學的豪爽是我近些年見過的小伙伴中為數(shù)不多的,真真是90后的標準版,如假包換。在金庸的角色里,可以直接對應郭襄,心情好的時候,學習力強,風風火火,說干就干;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是神仙下凡來了也不好使。
更要命的是陳同學新招了個會彈吉他的90后小伙,個子不高,初看靦腆,偶爾笑笑,陳同學、張小寶兩個人如獲至寶,非纏著人家教吉他,然后我也就去旁聽了,他靜靜的彈吉他的樣子真的很醉人,一曲《成都》,再次勾起了我的學習欲望。
萬物相通,萬法自然。
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我想。
既然能減肥,自然也能學會彈吉他。
既然會唱歌,自然也能看懂五線譜。
實際,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真的很骨感。
回來我就開始了指法練習,卻悲傷的發(fā)現(xiàn),人家信手拈來的東西,在我這真的是死穴,就不多說練習過程了,四個字概括:慘不忍睹。
不管怎樣,答應了的事兒就要努力去做到。
所以,余生,一有時間,除了工作、讀書、生活、寫作、家庭,還是用心學學吉他吧——就當是學習另一門手藝了。
一年不會,兩年,兩年不會,再加一年,總有學成的那天。
最后,用老子的話自我鼓勵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