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心靈自由的第七篇作業。
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看到這個主題,想起了4年多前,當時高中畢業,一個人去蘇州投奔表姐找工作。一次表姐問我,出來混,最重要的是什么,我忘記回答什么了,她說不能餓肚子。后來一直到現在,對這句話都一直很印象深刻。
從那時到現在,幾乎沒有餓過肚子,但就是總是吃不飽,因為年輕,總是餓得特別特別快,每次都是餓著等到了飯點再去吃飯。大學到現在的記憶就是,有很多很多想吃的,但是每次看看價錢,就只能放棄一些,去選擇便宜的。想想學生年代,蓋飯每次都想吃兩份,但一份蓋飯至少10塊,兩份就20塊了,對于當時還是學生的喔來講,真的好貴啊,飯很便宜,然后就是只能多吃飯,一碗不夠,再來一碗。導致到現在,吃飯時,還是很無意識地會吃很多飯,再吃一點菜,記得上次和朋友一起吃午飯,他問我,你怎么不吃菜啊,總在吃飯。因為學生年代,菜總是不夠吃,只有飯,才會可以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現在工作了,感覺還是和學生年代一樣,雖然選擇性稍微廣了一點,但每次其實我都想買兩個菜,一碗飯,但菜真的是好貴啊,一份菜至少20元,買兩份的話,就40多了,每天都吃40多,真的好奢侈啊,然后就是買了一個菜和兩碗飯,然后按照1:2的速度,正好可以吃完。下午5點左右的時候通常都會餓肚子,沒有東西可以吃。真的好想,每天都是想吃多少吃多少,想喝什么喝什么,你再怎么能吃能喝,其實量也就那樣,可是總是被價格給阻止著,好想那天的到來。
雖然有記憶以來,就從來沒有餓肚子的情況,但真的總是吃不飽。想想又想起了高中。高中的時候,住宿,天天在學校吃飯,想起上高中的第一個月,自己想剩錢,一個月就花了150元吃飯,天天吃素的,葷的完全不舍得吃,然后就是一下子從160斤,瘦到了140斤,那也是我上了初中以后,最瘦的一次。高中的時候,看到同齡人,每次都可以打兩個菜,三個菜,但自己只有錢打一個菜,每次還都讓食堂阿姨多加點多加點。
想不到一直寫,居然可以寫成這樣,或許這就是心靈自由寫作吧。換做現在的我,我愿意每個月給2000塊給到學生年代的我,拿去吃飯吧春龍,想吃什么吃,想喝什么喝什么,不夠,再來找我要啊。想著自己要盡快實現經濟自由,可能就可以隨便吃喝了,其實要求真的很低,我只想吃飽而已。也想著,自己不要讓自己的孩子,也遇到和我一樣的處境,想吃什么喝什么,看看口袋里面的錢,就只能忍著,去買便宜的吃。
現在有一點點能明白什么是心靈自由寫作了。當初進群的時候其實還挺疑惑,就是每天寫篇文章,發到群里面,然后也能看到大家寫的文章,但自己又沒有很多時間去看別人的文章,也不是很想看別人寫的東西,就這樣還交99元,感覺有點被騙的感覺。不過現在感覺,很多事情不能用腦子來想,你能想到的只是你以為的,可能事情做起來,完全是兩個感覺。現代很多人都是這樣,一件事情,以為自己想明白了,就不去做了,一小步也不愿邁出了,太簡單了,感覺沒意義。生活或許就是在做一件又一件的事情當中才能去體會意義。
又想起今天早上去醫院,鬧鐘定錯了,原本計劃7點半出門去醫院,最后在八點一刻的時候,自然醒,然后就是急急忙忙地洗漱出門,身體各種緊張疼痛,越是急,身體就越是緊張,收到的短信講,預約取號的時間在早上8點到9點,自己一想,可能趕不上了,可能會白跑一趟,再想或許還能趕在前一分鐘把預約單子取出來,然后就出發了。到了醫院,發現取預約單需要就診卡,看了下時間還有3分鐘,再看了下排隊的人,前面至少有20個人,一下子就灰心了,想著先辦個就診卡吧,下次來就能用上了,一路排隊,終于到了我,醫生問,你要取號么,我很不好意思地講,我有一個號,但好像已經過時間了,取不出來了,后來醫生就給我取出來了,然后如愿地看了醫生。這件事情,如果是拿腦子來理論分析,那肯定是成不了,中間只要有一個點猶豫可能也成不了。所以一個事情,一旦想好了要去做,那就進行下去,無論碰到什么,不要猶豫,繼續下去,該干嘛干嘛,或許最后的結果也會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