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天性》,作者彼得布朗,這本書主要是帶我們探討如何學習,內容比較簡單,用大量的事例對自己的觀點進行了闡述,簡單總結如下:
????????學習能力是可以培養的,這也是我們通常所提倡的“成長型思維”,通過一定的技巧,可以讓自己的學習力大幅提高,作者的主要方法是:第一步是要在學習中增加測驗,這種測驗不僅僅是簡單的考試,而是通過自己的刻意制造學習場景達成,例如在看到一篇題目前可以思考這篇文章的目的和將要闡述的內容,在閱讀完成后,用自己的語言將書中的要點總結提煉出來,看看有無遺漏、有無丟失;第二步是要采取間隔學習或者是不同學科穿插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作者的觀點是集中突擊的效果不見得好,反而是一定時間的間隔會增加記憶效果,而且遺忘率低,我前段時間穿插同時閱讀三本書《國家問什么會失敗》、《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和《黑猩猩的政治》,感覺對于理解書中的觀點很有幫助,可以對不同作者的觀點進行對比;第三步是要進行經常性的反思,主要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反芻,讓學過的知識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在書中作者也提出要能夠準確定位自己是屬于分析型思維、創新型思維還是實踐性思維,然后根據不同的類型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我讀這本書的最大收獲就是告誡自己每次學習完畢后,要把學過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整理出要點,看看自己的理解,這樣也有助于記憶,很多時候看完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后,總是感覺作者說的很有道理,可是過段時間再也想不起來是什么內容了,其實我們看過的東西還是藏在我們的大腦里,只是在跟我們躲迷藏,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強迫自己回憶,把這些隱藏的知識再一次提取出來,這個時候可能才會真正成為我們自己的知識,雖然這個過程很痛苦,而且貌似非常浪費時間,但是絕對是物超所值的。
????????近幾天剛好看到成甲的公眾號也有一篇文章,觀點與這本書類似,不知道是誰借鑒誰的內容,簡單來說就是五步:一是預習、假設提問;二是看自己的收獲;三是看怎么應用;四是看這些知識能否形成一個思考模型;五是看這些知識能否融入自己的思維體系。
????????可能學習的方法都是大道趨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