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丨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劉潤
2016年9月27日
002|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06:08 2.88MB
建議WiFi環境下播放
概念:沉沒成本
人們在決定是否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僅是看這件事情未來對他是不是有好處,同時也會注意自己是不是在過去,已經在這件事情上面有過投入,這是一種非常有趣而頑固的非理性的心理,我們稱之為叫做沉沒成本,也叫做協和效應。
案例:
英法兩國政府聯合投資開發大型的超音速客機,叫做協和飛機。最終雖然研發成功,英法兩國政府卻為此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運用:場景
場景1:買衣服討價還價
買衣服時,在店里反復挑選,反復試穿,不停地跟店員溝通。店員在你身上花費了大量的精力,為了不讓這部分沉沒成本損失掉,可能會給你更多的優惠。
場景2:跟客戶收定金
很多商業機構,在客戶稍微有一點購買欲時,就會想方設法收客戶一點點定金,可能1萬元的東西只收500塊定金。當客戶回到家里,購買的沖動消失,為了不損失500元的定金,很有可能就會購買你的商品。
場景3: 舉辦盛大婚禮
兩個人結婚,舉辦隆重盛大的婚禮,投入了巨大的時間、精力、金錢等。婚后,如果鬧別扭想要分手,很可能會覺得再辦一次婚禮太麻煩,就不分手了。
小結:認識沉沒成本
第一,我們要認清沉沒成本其實沒有好壞的區別,你可以把它叫做既定成本,或者是已經發生的花費。
第二,因為這種心態的頑固性,有目的性地制造對方的沉沒成本,有利于提高交易的成功率。
但是,最后我們還是要反過來說,你如果真的能夠克服這種沉沒成本所帶來的心理偏見,不被這種情緒所左右,將有可能做出更加理性的商業判斷。
劉潤
還有哪些商業行為,是利用了人類這種沉沒成本的心理偏見呢?
來和我一起過過招吧。
CEO問CEO
第1周客座CEO:羅輯思維、得到APP創始人羅振宇
你這位CEO有什么問題想要問羅胖,歡迎在留言區提出來,我們將挑選一個最有價值感的問題,請羅胖認真回答,并在本周學習結束的時候,公布這個CEO問CEO的結果。
這是《5分鐘商學院》陪你成長的第2天,期待你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