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黃陳
在微博看到一句話,“我們總是想找到對的人,卻從不曾考慮讓自己變成對的人”。
有時我會想,如果真的渴望著什么卻仍未得到,真的很有可能是暫時還不配得到。
活著,總還是會渴望些什么。是一個個小目標大夢想支撐著生活繼續(xù)下去。
小到下個月努力一下置辦一樣新電器,大到事業(yè)愛情子女和夢想。
總是要為了什么而奮斗的。在努力中看到光亮,看到生活的新可能。
讀書,健身,社交,工作,戀愛…讓生活豐富起來,讓思考深刻起來。
在大智慧之前是小聰明,在成就之前是試煉。
我們總是想要好的那一個。水果要新鮮的,房子要寬敞的,工作要順遂的,生活要舒適的。
抱著這樣的觀念,挑選的朋友和戀人,這些活生生的,有獨立人格的伙伴時,也會拿出挑選物品的標準。
有偏好,有側(cè)重,但在某種程度上一定是極優(yōu)秀的。
也是之前看到過的一段話,一個作者說,我們之所以能做這么久朋友,就是因為我們對于彼此的生活互不干涉,我們不需要對方為自己做出什么改變。
人是好為人師的,總想著規(guī)勸別人變成自己認為好的樣子。甚至動輒打著“為你好”的名義。
但認真想一下,在認識你之前,在你這番勸戒之前,他不也一樣好好的生活著嗎。
而且,又怎么能確定在你之前沒有人發(fā)起過同樣的言論呢。
坦白說,向?qū)Ψ教岢龈淖儯卸嗌俪煞质钦娴那猩韺嵉貫閷Ψ娇紤],而沒有自己私心的想法,不是從自己的收益出發(fā)。
他變成你口中的那個樣子,你是不是最直接最快捷的收益人。
永遠不要試圖改變別人,先讓自己色彩斑斕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