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屬不聽話,公司管理中如何才能樹立威望?|《六韜》管理之道
【粵若稽古】
《六韜》是一本講謀略,講兵法,講為人處世、治國理政的奇書。
大家如果有管理的經驗,就會發現管理當中一個非常頭疼的問題,那就是初到一個部門任職,或者管理一個新的部門,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刺頭。這些人總是跟你反著來,不聽從命令,不服從指揮。如何解決這樣的情況呢?初到一個新的團隊,新的公司,如何樹立自己的威望,保證團隊的順暢運行呢?今天來講一講。
下面進入《六韜·將威》中的原文的講解。
【闡經述典】
【原文】武王問太公曰:“將何以為威?何以為明?何以為禁止而令行?”
周武王問姜太公:“作為一個將軍,要如何才能夠建立威望,如何才能夠彰顯威望,如何才能夠作為有禁必止,有令必行呢?”
【原文】太公曰:將以誅大為威,以賞小為明,以罰審為禁止而令行。
首先,要做到的是,誅滅軍隊中權高位重的人。其次,是要犒賞地位低下的人。隨后,要賞罰分明,賞罰有信。這樣才能夠做到令行禁止。
這里,我們要聲明一個前提,那就是能夠當上將領的,領導的,都必須是有真才實干的人。很多人帶不好團隊,關鍵問題不在于手段,不在于屬下,而在于自己,完全沒有能力,沒有擔當。出現了這樣的問題,則要從自己下手,先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否則,這個威望是無法建立起來的。下屬問什么,什么都答不上來,這樣的領導威望何有?
接著,作為將領,要緊緊依靠在上級領導,善于把握與上級領導之間的關系,獲得上級領導的支持。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
隨后,作為一個領導,你還要有足夠的能力,帶領大家走上正確的道路,走上共同成長,共同受益的道路。要有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這樣也是無法讓他人信服的。當然,有些時候,適當地畫一些“大餅”,畫餅充饑,激勵大家前進,也是一種手段。但是這種手段,也不能常用,而且畫了“大餅”之后,要給大家實現。
對應到團隊、公司的管理中,就是要找出那部分一直搗亂的人,精準地給予懲罰。同時,還要表揚,賞賜那些一直在兢兢業業完成工作的人。
要想做到誅大賞小,那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對整個團隊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知道哪些人是位高權重的,哪些人是地位比較低下的。如何才能夠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呢?沒有其他的辦法,唯有調查。
很多領導喜歡一上來就先燒三把火,這固然是樹立權威的一個手段。但如果對整個團隊不了解,這把火燒錯的話,對自己來說是非常危險的。
只有先穩定下來,跟團隊,跟公司的人先交流,先溝通,了解他們的實際需求,看看能不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夠找出那些真正的刺頭,真正的問題所在。
《人民的名義》當中,沙瑞金就是空降到漢中的干部。面對錯綜復雜的局勢,就算他是帶著尚方寶劍來的,他也不敢著急,而是先下去調研,在不告知他人的情況下,與秘書一起到整個漢中調研,了解真實情況。
【原文】故殺一人而三軍震者,殺之;賞一人而萬人說者,賞之。
通過一段時間的調查,討論之后,則能夠精準地定位到哪些人是該進行懲罰、批評的,哪些人是該進行獎賞、表揚的。接下來就要有所行動了。
這里的懲罰與批判,不是簡簡單單說某某某,該進行什么懲罰;某某某,該進行什么獎賞。這樣也是無法服眾的。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根據現有的規章制度,觀察這些人所做的工作,發現完成以及無法完成的內容,考察他們工作的質量,也就是根據考核指標進行考核。接著,還要確定,是因為消極,還是具有不可抗力的因素所導致的,也就是要根據事情因素進行考核。最后,如果可能的話,還要與當事人面對面地溝通一下,做到先禮后兵。
等到要獎懲的時候,直接把考核亮出來,對方也沒有了爭辯的理由了。服服氣氣地接受懲罰與獎賞。
懲罰的目標,要選那些能夠震懾他人的,能夠對他人有影響的人。也就是說,要選擇那些喜歡搞小山頭,在私底下亂說話,影響團結的人。獎賞的目標,則要選擇那些兢兢業業,老老實實做工作,并且做出成績的人。這些人獎賞了,他們會更加努力地去完成工作,并逐漸成為團隊中的中流砥柱。
總之,挑選的獎賞懲罰目標,一定要能夠對他人產生影響的,能夠產生公信力的。
【原文】殺貴大,賞貴小。殺及當路貴重之臣,是刑上極也;賞及牛豎,馬洗、廄養之徒,是賞下通也。
懲罰的目標,原則上是越大越好。獎賞的目標,原則上是越普通越好。因為有些時候,深根固柢的人,不一定是職位高的人。有些大領導的關系戶,可能暫時就一個普通員工,但是他們所能夠發揮的力量,是很大的。
這里,姜太公舉了幾個例子。誅殺威高權重的大臣,這說明了懲罰沒有上限。獎賞牧牛、養馬的人,則說明了獎賞沒有下限。
所謂干部的“能上能下”,就是指黨紀國法,對于任何人都適用。這樣才能夠建立起權威。那些所謂的“刑不上大夫”,實際上是在削弱自己的權威罷了。
在實際工作中,經常會看到有些人領導,獎賞懲罰的規矩,是按照他自己的心情,而不是按照公司制度規范的。有些人是他的心腹,那么做錯事情了,一笑而過。有些人是普通員工,一旦做錯事情了,大發批評,當頭大罵。對于獎賞也是如此,都是先照顧心腹,再照顧其他的人,不管其他人是否真的做得好,做得差。
【原文】刑上極,賞下通,是將威之所行也
只有做到了刑罰對象沒有上限,獎賞對象沒有下限,這樣才能夠建立起威望。
舉個例子,戰國時期,吳起所帶領的軍隊,所向披靡。而吳起的做法,是非常值得學習的。有士兵受了傷,吳起親自用嘴去給他吸膿。他能夠體恤下屬,大家對他也是非常信服,非常有威望。
【推古驗今】
什么是將?什么是領導?
就是指,上有老,下有小。上面有著更大的領導,下面有著更小的下屬。而作為領導者的職責,就是要照顧、協調好這兩個方面。這是一個大前提,沒有這個前提與認識,很多事情都會走了彎路。
總結一下。
1、領導要認清自己的位置,那就是上有老,下有小;
2、領導者自身要有能力,有實力;
3、調查實際情況,找準獎賞、懲罰目標;
4、獎懲都要有標準;
5、令行禁止,賞罰皆以制度為標準,而不以個人喜好為標準;
6、賞無下限,罰無上限;
當然,這些規則,只是普遍性的原則。如果要使用在現實工作當中,一定要注意靈活變通。韓信用一萬的軍隊,使用背水陣成功瓦解了趙國二十萬的軍隊。而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徐晃也學著用背水陣,結果導致曹軍大敗,置之死地而后生,結果把自己給“置死了”。
所以,在前文是強調了一點,就是一定要對實際情況有著足夠的了解,這樣做出來的決策,才不會偏離實際。
毛主席所教導的:“變革梨子,才知道梨子的滋味。”說的就是這樣的道理。
【經典原文】
武王問太公曰:“將何以為威?何以為明?何以為禁止而令行?”
太公曰:“將以誅大為威,以賞小為明,以罰審為禁止而令行。故殺一人而三軍震者,殺之;賞一人而萬人說者,賞之。殺貴大,賞貴小。殺及當路貴重之臣,是刑上極也;賞及牛豎,馬洗、廄養之徒,是賞下通也。刑上極,賞下通,是將威之所行也。”
【觸類旁通】
如何打敗敵人、離間敵人、瓦解敵人?姜太公一文說透了(二) |《六韜》管理之道
【歡迎關注】
歷史使人明智,經典使人通達。
領略歷史魅力,感悟先賢智慧。
歡迎搜索:稽圣
進行關注,歡迎轉發、在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