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以為職業規劃是人生必備的東西,每個人都必須有,現在遇到了一個和當初的我有同樣想法的人。
表妹瞪著大大圓圓的眼睛驚訝的看著我,一副不可思議的樣子:“什么?你說職業規劃并沒有那么重要!”
看著她夸張的表情,我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自己,一樣的天真,一樣的對職業規劃深信不疑。
那個時候我才剛進入大學,一切都無比新鮮,連宿舍樓下的鳶尾度都覺得比他處嬌艷一些。
在第一次集體講話時,輔導員就強調,你們現在已經不是高中生了,接下來將要面對的是社會的殘酷競爭,所以從大一開始,就要開始做自己的職業規劃。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聽到“職業規劃”這個詞,不是很懂這個詞是什么意思,但卻覺得高端大氣上檔次。
于是我開始磕磕碰碰撰寫人生的第一份職業規劃,內容大概是:我要從基層員工做起,然后做到中層,最后出任CEO,贏取高富帥,當上人生贏家。
至于原文是什么,就不擺出來在大家面前丟臉了,真的特別傻。
如此渾渾噩噩,直到大三,也并沒有規劃出個所以然來。
那時,內心無比焦灼,周圍的同學皆循著職業規劃踏上前路,而我卻還漫無方向的東打一拳,西出一掌,方向不明。
我爹大概是真的和我心意相通,每當我焦急難受時,他的電話總是不期而至,這次也不例外。
在我告訴他我的困惑之前,他興致滿滿要幫我解決這一次的難題,可在我講出自己的難處之后,他的口風就變了,他說,閨女兒,我一個小學畢業生也幫不上你什么忙,這事兒咱們不急,也急不來,慢慢來,找不到工作我還養不起你了不成。
道理我懂,父母永遠是最堅強的后盾,但難道要一輩子啃老不成,這我可不樂意。
于是,只有接著陷入職業規劃的黑洞中,掙扎不得法,天地不靈,自己不行。
到了大三下學期,有一門《消費者行為學》,我們副院長主講,挺有意思的,所以我每節課都不會缺席。
某天,講著講著,不知何故,歪題歪到了職業規劃之上,聽到這個話題,我登時來了興趣,期盼著院長大人能夠為我“排憂解難”,讓我寫“職業規劃”時下筆如有神。
本來以為,他會從如何確定自己的職業規劃,如何找準自己的職業目標,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晉升途徑這樣的方面著手,沒想到他接下來開口就說,職業規劃并沒有什么用。
當時,大概全班同學都和我一樣,滿腦袋黑人問號。
Excuseme ?
大一時輔導員就說很重要的東西沒有用?
Are you kidding me?
我高中畢業考大學,是因為大家都考大學,他完全忽視我們難以言喻的表情接著往下說,大學畢業讀研是因為我還想玩幾年,研究生畢業考大學教師是因為感覺好像很清閑,我當院長是因為行政后勤告知我的資歷可以參加院長的選拔,然后為了漲工資我參加了。我這人生的幾十年,從來沒有存在過職業規劃這個東西,但我依舊過得不錯。
這簡直顛覆了我對“職業規劃”的全部認知!
但細想之下,卻并非全無道理。
人是千奇百樣的,人與人之間的想法也大相徑庭。
有些人,在他們的內心,明確的知道自己所追求的是什么,清楚的明白自己所需要的是什么,他們立志要從事某種職業,并期待能在崗位上做出一番成績,所以他們很早就能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甚至不只是規劃,而是實施細節,每一步,每一天,都巨細無遺。
而另外一些人,他們對這個世界是困惑的,對自己的人生也是困惑的,在所經歷過的人生中,并沒有遇到所醉心并期望用一生的時間投入其中的職業。
對于這樣的他們來說,職業規劃可能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了,頭懸梁錐刺股也不見得能夠憋出幾個字來,更多的是為了應付老師的作業,苦哈哈的百度一下,ctrl+c、ctrl+v,七拼八湊的寫出“自己的職業規劃”。
前者固然能夠在職業道路上搶先出發,后者也不見得就會落于人后。
在出社會之后,我遇見過高中就確定自己了自己的職業規劃,但最終郁郁不得志,安于一隅的前.熱血青年,也見過隨遇而安在一座小城開客棧,然后將自己的小客棧發展成全國連鎖的老板娘。
有強烈想要從事某種行業的,在某個領域做出成績的,職業規劃往往不求自來。
沒有目標,迷茫不知所措的,慢慢探尋也沒有關系。
生命漫長,有太多的巧合和不經意,任何一件看似毫不起眼的小事,都足以改變一個人的職業發展,甚至是人生方向。
王薇薇這位著名華裔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她在年輕之時的職業規劃是成為偉大的花樣滑冰運動員,并且在中學時期就已經小有成就。
但在她19歲之時,一份實習工作改變了她的職業道路。
在紐約某著名雜志實習之后,她決定拋棄成為花樣滑冰運動員的規劃,專心致志的在時尚圈發展。
后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她成為了舉世聞名的“婚紗女王”。
當處在特定的環境之下,大腦被某種欲望所激蕩之時,即使沒有職業規劃,內心也會泛出強烈的想要奮進的欲望,這是人天賜的本能。
所以,對于職業規劃這東西,我只能說,有就朝著星辰與大海努力,沒有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PS、在面試的時候,很多HR必問的一個問題是,你的職業規劃是什么?
那么,作為求職者,在沒有職業規劃或者沒有清晰的職業規劃之時,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順利得到offer呢?
讓我來教你:
如果能有幸進入貴公司,我希望從入職那一刻開始,通過五年的時間在自己的崗位上沉淀下來,把分內之事做到最好,和同事們一起為公司的發展盡力。在此期間,我希望憑借自己的能力獲得幾次升職的機會,為公司帶來更多的商業價值。
這一段表明了:
1、你穩定
2、你能為公司帶來價值
一般來說,還應該闡述自己的優勢,讓HR認為自己是該職位的不二人選,但這一部分因為工作內容不同而千差萬別,各位可以在上面這段話的基礎上自己添加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