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要結婚了,可是愁眉苦臉的樣子,真是看不出一絲結婚的喜悅。
“唉,我這婚能不能結成,還兩說呢。”
“怎么了?這么多年,你們倆情投意合,難不成要鬧分手?”
“不是我倆的問題,是彩禮的問題。她們家要八萬八,我們家拿不出。她爸媽不同意,我爸媽也僵持著。唉,我都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又是彩禮的問題。
最近身邊因為彩禮鬧掰的的情侶還真不少。
楊輝,我的鄰居。今年過完年,帶著女朋友去廣東打工。十一月初回家了,女朋友懷孕了,要結婚。原本鄰居大媽特別高興,這下兒媳婦、孫子一塊進家門,雙喜臨門。可沒想到,女孩父母提出十萬元的彩禮錢。大媽一下愣住了。十萬元,讓一個農村家庭怎么承擔?單單彩禮就十萬元,再加上裝修房子,買各種結婚用品,宴請賓客,一大堆算下來就得二十多萬了。
大媽嘗試著與女孩父母溝通,希望能少要點。可女孩父母態度堅決,沒有一絲商量的余地。就這樣,事情一直被擱置著。女孩埋怨楊輝不想辦法積極解決。楊輝告訴女孩,家里確實沒有那么多錢,東湊西借也還是不夠。女孩賭氣打掉了孩子,楊輝心痛卻無能為力。
自此女孩與楊輝分道揚鑣。大媽怨恨自己沒有攢下錢,不能給兒子娶媳婦,成天唉聲嘆氣。楊輝氣自己沒有一技之長,不能掙更多的錢,更氣自己遇人不淑。
“你說,她為什么要打掉孩子?難道彩禮的事就不能好好商量嗎?沒有十萬塊錢就娶不了媳婦嗎?楊輝自言自語,眼神難過又迷茫。
是啊,沒有十萬塊錢就娶不了媳婦嗎?沒有八萬八,亮這么多年的感情,就要一筆勾銷,付之東流嗎?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沒有十萬塊錢可以娶媳婦,沒有八萬八,感情照樣在。可現實是,沒有十萬塊,楊輝丟失了懷孕一個月的女朋友,更丟失了未曾謀面的孩子;沒有八萬八,亮的感情搖搖晃晃。
是呀,現實就是這么可怕。當感情遭遇金錢,感情便變得虛無縹緲,如海市蜃樓,如曇花一現。可是,彩禮錢真的有那么重要嗎?
記得姐姐結婚時,大伯父沒有收彩禮錢,還是姐夫父母過意不去,硬是送來一萬塊錢。街道鄰居都議論大伯父。
“你說,他看著挺精,咋那么傻?”
“唉,花那么大心血把女兒養大,現在研究生畢業,竟白白送給人家。”
“他家姑娘是不是有問題,要不然干嘛不收彩禮?”
……
各種議論,說什么的都有。最后,你不收彩禮倒成了不是,連你家孩子也變成了有病的孩子。
“我養姑娘,是養自己家姑娘。我培養、教育姑娘,是為了孩子長大之后能成為有用的人。我不收彩禮,是因為我知道他們剛剛買了房子,手頭也不寬裕,我沒必要去加這個緊。姑娘出嫁,是過自己的小日子去了,又不是從此與我不相往來。至于我娃有沒有病,這純屬瞎想。我娃聰明伶俐,樂觀開朗,能歌善舞,哪里有病?”
大伯父對著議論的人群說到。瞬間,安靜了,沒有人再說什么。那些人也散去了。
如今,姐姐是一家國企的審計,更是一對雙胞胎的媽媽,日子恬淡幸福。姐姐的婆婆更是感念大伯父當年的理解與豁達,每逢過年過節定是要親自拜訪大伯父、大伯母。做了好吃的食物,買到實用的東西也是要給大伯父一家帶去。兩家人溫馨又和諧。
說到底,我們想要的幸福跟彩禮一點關系也沒有。但為什么在結婚的關頭,有些人的感情敗給了彩禮?甚至已然懷孕,卻硬生生打掉孩子,分道揚鑣?
彩禮,從古至今,一直都有。記得爺爺曾說過,在他們那個年代,最初的感情是靠彩禮維系的。我不解,為什么感情要靠彩禮維系?
“那時候,你與結婚對象頂多見過兩三次,哪有什么了解?最多的了解也是聽媒人說的,所以剛開始彼此是沒有感情的。這時候彩禮就舉足輕重了。物資匱乏的年代,人們手頭都沒有余錢,所以給姑娘彩禮就是一筆很大的支出。一來,是為了感謝姑娘父母的付出;二來,為了這么大的一筆支出,你也得好好過日子,慢慢的感情就在過日子的過程中培養出來了。”
誠然,在那個年代是這樣的。可是,現在呢?作為現代人的我們,結婚之前多已了解透徹,還需要用彩禮去牽絆彼此,維系感情?再者說,又有誰會因彩禮的牽絆而委屈自己?
我想沒有人會這樣吧。那為什么不能降低彩禮的重要性?或者降低彩禮錢?動輒八九萬,這對于一個農村家庭還真不是小數目。彩禮,可以要,但一定是要在雙方可以接受的基礎上來談這件事。
據媒體報道,去年黃曉明、Baby結婚,黃曉明就曾給Baby父母3838萬元人民幣作為彩禮。在我們普通人看來,這3838萬元無疑是要命,可對于黃曉明來說就是他可以接受的。所以在彩禮這件事上,不能信口開河,更不能看別人要了多少,要依據自己、對方的情況合適的確定。
大伯父正是因為考慮到姐夫剛剛買了房子,比較緊張,就沒有要彩禮。而這反而讓姐夫一家心懷感激,事事感念大伯父,對姐姐照顧有加。對啊,你考慮到別人的難處,別人又怎會不念你的好?舍生處地為他人著想,于己于他都沒有壞處。
嫁姑娘,是為了讓姑娘的人生更有意義。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好,希望自己孩子過得幸福,所以在彩禮問題上,請少一些偏執,多一些理性。我想只要我們能理性地看待這個問題,那么這個問題也將不是問題,因為全天下父母的心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