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6年的最后一個工作日。這兩天,盤點2016展望2017的消息在各路媒體此起彼伏,不絕于耳。從明天開始,我們就要在假期中跨年了,是時候盤點一下自己的2016了。
2016年,于我而言,堪稱人生拐點之年,無論是心理還是行動,都是自我重塑的一年。面隨即將落幕的2016,說點什么吧!
1.改變源自領悟
2016年1月14日,兒子和四十多位同學參加了浙大的外語類保送生考試。一周后,我們等到的是詭異的、以極小分差集體落榜的消息。浙大在孩子所在中學的錄取率由去年近90%的錄取率銳減到零——之前沒有任何政策上的征兆!這個結果,把孩子們都閃得措手不及。我接到消息時,還以為老師開玩笑!
這么重要的考試,卻被浙大輕率地坑掉,耽誤了大江南北好多所外國語學校的孩子。于是,各地家長集結起來,請求教育部給一個說法。大家通過各種渠道反映,都石沉大海。那個因為此事而建立起來曾經熱火朝天的微信群隨著事件的無果漸漸涼了下去,直至沒有了聲音。
這件事在我看來,實難消化,我固執地認為浙大的做法一定需要官方定性,即使,我孩子因為此事承受了耽誤前程的重大損失,浙大也不應該什么態度都沒有。
浙大沒有因為此事有任何損失,我卻因此沒有過好年。沒有置辦過年衣物,沒有開心參加各種聚會,一直在想,為什么,這事讓我們這些受害者獨自消化,對于浙大,就是一件小事,對于我們,那可是孩子的全部。
我郁悶了很長時間,生活暗淡。后來終于明白,事情已經發生,而且我已經接受了事情的發生,為什么還非要浙大或者教育部的一個什么說法呢?無論官方還是民間,給什么樣的說法都已經不能改變既定事實——時間不等人,我們不可能無視高考的節奏硬等這個所謂的說法,該干什么還得干什么,不然,耽誤孩子前程的就不止是浙大,還有我這個母親!
當我這樣想之后,心情豁然開朗,事情就是這個樣子,無論它是好是壞,它都已經擺在你的面前。這件事,我徹頭徹尾地領悟了那句話:
改變自己能改變的,接受自己不能改變的,重要的是分清楚哪些是自己能改變的,哪些是不能改變的。
就像在《更正自己對往事的看法,學會與往事和解》里寫的,我已經與這件事和解。
我告訴孩子,你的人生就是以這樣一種較為劣勢的狀態開始,牌不如人,靠牌技勝人,這正是考驗你的機會。
2.美食與健身
四年前,我調到了現在的單位, 原有學歷需要提升,于是,我以高齡踏進研究生的考場,于2015年底完成論文答辯,拿上了畢業證。期間甘苦無數。2016年初,此事圓滿落幕,但是我卻閑不下來了,總覺得在家呆上一天,手里沒書,心里就有負罪感。于是,又找出來專業書籍重溫,同時也有文學類書籍做調劑。書,善讀者可以醫愚。我在《書單征文》中提到過,書籍鋪就我的心靈之路。雖無一日無書,不過,我沒有列書單定計劃,這點來年要改進。
孩子升學的事定下來之后,我也一下子放松起來。這一放松,就每天看著菜譜做美食——當然,家人對我持續研發美食持反對態度,因為,研發總會遭遇失敗,那么按照家人所說,他們味蕾就會遭罪,但我愈挫愈勇,研發熱情不減,終于能有幾個拿手硬菜撐我門面。我還深深地體會到,愛吃又會做,那是一枚資深吃貨的幸福與傲嬌。
另外,我也開始去公園健身,除了慢跑之外,我還加入了心儀的小組織——一個民間舞蹈團。之所以說是“舞蹈團”,是因為它不同于常見的廣場舞。這個組織成員年齡輕,舞蹈難度大,美感足。每天我都會在借著音樂與律動鍛煉身體,怡心怡情,關鍵是改善了睡眠質量。
之前,我入睡需要超長時間的預熱——早早就得躺下,而且對環境要求極高,不能吵,不能亮,還不能睡太晚——越晚越沒有睡意。于是,關上門,家人靜音看電視,走動還要加小心,就這樣,我也常常是很久了也睡不著。自從每天有了一定的活動量,睡眠質量大大改善。所以不管年齡大小,如果睡不著,那么去運動吧,去出汗吧,會有幫助的。
3.戀上簡書
轉眼到了六月,我的業余生活基本圍繞研發美食與公園健身展開,直到我加入簡書。
加入簡書徹底改變了我。沒事碼字,成了我業余生活的一部分。我的生活從此成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以簡書寫字為中心,研發美食與舞蹈健身為基本點。
簡書改變著我,也見證著我的變化:從一開始的、擠牙膏一般,寫一行刪半行,幾天憋出一篇文章,到現在,經常不知不覺就寫了千字以上。
就像我大中華的經濟步入快車道一樣,我的生活似乎也進入一種快節奏的狀態,因為我時常感到有種“時不我待”的迫切感。可不是嗎,時間靜靜流淌,你怎么對待時間,生命就會怎么對待你。
沒能像簡書那些牛人一樣做到日更,但是,每天看那些艱深論文看得煩了,我總會打開簡書,在碼字中一點點體味文字傳遞給我的安詳,體會思緒流淌的美好。不僅時間更充實,而且沒時間與往事郁悶、沒時間與家人拌嘴,簡書帶走了我的負面情緒。
與同事聊天,我也會暗自細想她們提到的事情,甚至在寫文章的時候理性地分析。相比以前,我更喜歡獨處的時光,可以讓我深入地瞎想,那是一種徜徉在自己精神世界中的感覺,很美妙,很享受。
“研發美食”與“舞蹈健身”倒是沒打折扣,但是,做家務與逛商場的頻率大大減少。做家務少,家人偶爾會吐槽,我自圓其說駁回臉面,說,這是邋遢以明志。逛商場少,我倒是很滿意,我是那種一逛商場就熱血沸騰消費欲望暴漲的人,這下,不去了,心就靜了,錢也消失得慢了——原來消費欲望是如此場合不同、差異巨大啊!
4.好心情的副產品
天將黑未黑的時候——就是天色已經暗下來,但是家里還不用開燈的時候,我會拿出口琴,對著窗外的車流吹奏幾首懷舊的旋律。以前,我可想不到口琴,那時的生活懶散安逸,屬于“純享受”狀態,現在想來,有些時間被我揮霍了,于是,碼字間隙,我重拾口琴,雖然不熟練,但是最起碼我又拿起來了。
7月,我結識了一位新媒體小編,在她的啟發下,我有了自己的公眾號,像制作一道精致的西點一樣,我細心打理著公眾號,在那里記錄時光。看著一禎禎圖片、一段段文字,在自己的辛苦下成為一片原創,那種感覺,美美噠!
碼字的速度漸漸快了起來,那是因為思維漸漸活了起來,我的思想從此有了一個美好的輸出通道,包括工作上的文稿。
工作需要,我得發表論文,以前,實在是覺得論文太艱澀,同樣的漢字,組合成論文之后,就一個個板正僵硬,像人偶一般,完全不如平常想寫的文字來得自然水靈。如今,思維的流速快起來之后,我居然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收集資料、綜合文獻,于11月底完成了一篇萬字論文,如此高效率讓我不由得為自己點贊。
12月,我還參加了國家職業指導師的培訓,完成了三萬多字教子手記的整理,并且開始了我又一篇論文的資料搜集工作。
5.“得”之道
因為覺得時間異常寶貴,同事見了我都要調侃幾句,說,你怎么不聊兩句就走啊,我說,對不住啊,回頭再聊。不僅無聊扯閑篇少了,而且逛某寶也少了,今年冬天還沒添置新衣服呢,因為我覺得,我現在更在乎的是內心的修煉。
偶爾,文章會收到轉載邀請,近期,還有簡友表示了約稿意向。這些都是我2016年的小確幸,而這小確幸,確確實實“改變自己”帶給我的。
齊白石老先生年逾九十時,還每日作畫五幅。他說,不讓一天閑過。
有句話說,你過得每一天都是你的余生里最年輕的一天。所以,我們努力想得到一些東西,但“得”這個字,拆來來看,就是“日行一寸”。每天進步一點點,年終進步一大截。
我在2016拐了一個彎——我的世界,從年初的郁悶糾結抱怨,到現在的從容坦然快樂,都是源于改變自己。
改變要趁早,因為時間在偷跑。你說呢?
我是穆紫,養花,養字,養心,希望文字傳遞給你暖意。如果你喜歡,請點那顆小紅心,當然,你的關注也能讓我快樂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