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靈感思維法中靈感是如何產生的,以及產生靈感的基本條件。我們今天來說一下產生靈感后,最終形成思維法的過程。
首先,我們可以從上一篇文章中總結出靈感產生的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對于疑難問題的長期艱辛的探索階段。也就是靈感產生的落腳點,針對什么問題而產生的靈感,這個階段毋庸多言,我們應該多思考,找問題。
而第二階段,則是在一定的信息發酵后,每一個探索者方式不一的頓悟,每個人的積累、思維、想象,太多的不同造就了不一樣的頓悟。但是我們從中能找出最佳狀態,怎樣讓提高靈感產生的概率。
其中第一個條件就是人應該處于一個放松的狀態,當你對于一個問題苦思不得其解的時候,我們不妨將問題暫且擱置。就好像當你要找什么東西時怎樣也找不到。這時在你的思維中越想只會越亂,想要產生更好的靈感就暫且將其擱置,放松自己。
此外,我們這時可以做一些輔助工作,如看一些不相關的其他書籍,找人聊天,這些都可以,有交流就會有碰撞,要讓自己在精神放松的最佳狀態中去摩擦火花。
另外,還需注意一點,靈感思維的一個重要特征:它是一瞬間產生的,也可能消失的很快。如果不能及時抓住,可能就一去不復返。那么我們一定要重視一些一閃而過的念頭,先將它記錄下來,也就是我們應該有隨時記錄的好習慣,這樣才能保證更多有價值的想法能夠被發現并運用。
我身邊通常情況都會有紙和筆的存在,而且手機幾乎已經是現代人不離手的工具,這么方便的條件我們為什么不去加以利用呢!讓靈感不再是閃過的某一個念頭,而是形成一種思維方式。還是那句老話,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