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幸,落于一煙水村落,藥草寒門,從小便與山水作伴,于我而言,草木皆有靈氣,祖父是村上略有名氣的赤腳醫生,白日便上山采藥,夜間搗鼓著他的那些瓶瓶罐罐,似寶貝一樣。聞著草藥的香氣長大,莫名地對它也有了些許特殊的情愫。只是后來祖父因病逝世了,這仿佛是一個笑話,一個懂藥理的人被疾病纏身也會那般無能為力,選擇離開人世,當時的我很不能理解,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經歷的事情多了,也漸漸明白了,心已死的人活著也不過是折磨。
? 在我七歲初次接觸文字時,就被那有生命、有靈性的精靈所深深吸引,那是我僅存不多的溫情。我也曾幻想過以筆為器,以文為生,文字雖是一味良藥,可以拯救薄弱的靈魂,卻對痛苦的身體無能為力。或許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的心里對于學醫有了一絲憧憬,也開始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 高三繁重的學業,而夢想的輪廓似乎也在這壓迫下變到朦朧,也就在那一年,我看著至親之人的生命在自己面前逐漸消失殆盡,而我卻無能為力,這深深的刺痛了我,我做不到在平靜的流年里,默默地承受著生老病死,即使這是生命無法改變的軌跡,我也要做我想做的事。我曾幻想過自己在手術臺上,揮舞著手術刀,或許這很酷炫,但更多是責任,對生命的責任。而在醫患關系愈發激烈的今天,醫生更應該像對待自己親人那樣對待每一個患者。
? 2015年,我來到了這所大學,與其說是我選擇了醫學,不如說是他選擇了我。每個人都在人生的渡口,一路或急或緩地走下去,有的時候,一個選擇就會決定你的一生,但我不會后悔。都說醫學專業是學習過程中最艱苦的專業,可能上完解剖課,你就對所有的肉類反胃;可能上完人體寄生蟲,你就會渾身起雞皮疙瘩;可能上完機能學實驗,你整個人就不好了,生無可戀。每天書包里都要揣著幾本和磚頭差不多厚的醫學書,簡稱藍皮書。第一次上實驗課時,和“大體老師”零距離接觸,甲醛的味道揮之不去,如果不是對醫學的熱愛,我可能會堅持不下來,但是其中的樂趣也是難以與外人道也。在外人看來,實驗室里井井有條、按部就班,苦行僧般的枯燥生活,只是每次實驗成功時內心的成就感,失敗時內心的懊惱和反思才是其中的亮點。
? 總會想起算命先生的話,說我一生注定孤寒,任憑我多么渴望溫暖,內心有個角落,永遠清冷無依,只是醫學的陪伴讓我略感溫暖。人生在世,終究要有責任和使命,太過閑逸的生活,不免有些意興闌珊。而我現在所選擇的生活,我的使命,不過是當年所想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