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直陰,偶爾落幾滴雨,斑駁的城市像老人臉上的斑點,讓人感覺古老。
動物園的動物也老了,也許因為天熱,都沒精打采的。
人類倒是很興奮,熙來攘往,歡聲笑語。
一位中老年婆婆站在猩猩館門口的大石頭上,仰著頭和露臺上端坐的黑猩猩搭話:“你熱不熱啊?你多大了啊?你休息吧,我明天再來看你啊!。。。。”
她自顧自聊了一會兒之后,身手敏捷地跳下大石頭,和同來的親朋好友們暢談著走遠了。
黑猩猩始終沉默地看著周圍的人群,用它和人類幾乎一模一樣的深邃眼睛,和深沉眼神。
我想起了電影《金剛》。
從地鐵口出來,風傾瀉而下,直灌進喉嚨。仿佛有一支巨手從后面拉扯,要把你再度拉回這地下世界。
村上春樹在一本小說里寫,地下世界里生活著一種叫“夜鬼”的生物,它們的巢穴沿著地鐵修建,以食用在地鐵里走失的人類為生。
那是一本魔幻小說,故事地點是東京。
可我還是不確定。。。
年輕的時候特別喜歡在北京坐地鐵,覺得酷,覺得隨著擁擠的人潮趕路,仿佛自己也成了“北漂族”。
如今已經跟不上地鐵里人們的步伐,換乘時常被身后的人群趕超,擦撞到肩膀和手臂。
看來我也老了。
南鑼鼓巷變了很多。
修建了地鐵,翻新了街道,裝修了店面,讓這條古老的胡同看起來很年輕。
逛街的人也比以前多,肩膀擦著肩膀,胳膊頂著胳膊,讓人幾乎沒辦法停下來拍一張像樣的照片。
滿街叫賣西班牙吉事果、意大利冰激淋、上海灌湯包、馬迭爾冰棍、炸薯條、鹵肉飯。。。。。。就是找不到一樣小吃是北京的。
當年的煎餅果子呢?記得當時還碰到一顆雙黃蛋呢。
我好懷念從前那條老街,和老街上的陽光與笑臉。
共享單車讓北京變小變親切。
從王府井騎到雍和宮,從護國寺騎到東來順,看滿街的月季和銀杏,隨時隨地停下來要一杯酸奶或酸梅湯。
什剎海釣魚的人怎么那么多;路邊踢毽子的阿姨快活地像顆大蘋果;輪椅里的老婆婆在抽煙,皺紋像航拍的峽谷一樣深刻;賣酸梅湯的大爺白眉毛,戴金表;銀杏葉子邊緣泛黃,偶爾有一兩片掉落,想停下車撿幾片做書簽,后來還是放棄了。。。
就這樣一直往前騎著,微風拂面,舒服得像溫柔而適當的撫摸。
覺得大路朝天就該是這樣,讓人不知所終,又充滿力量。
覺得哪里都是詩,看到什么都是詩,想點什么都是詩。
知道詩的世界在每一個角落等著。
知道能讀詩的那個自己在心里等著。
感覺安心又安全。
我知道自己只不過是這里一個微不足道的擦邊過客。
我讀不懂更讀不透諾大的北京城。
我唯一可以做的只有:
讓文字收藏我的生命和我想要的世界。
北京.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