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改變自己
? ? ? ? ? ? 胡99 ? 2017-05-22
? ? ? ?昨天閱讀到一個河流通過沙漠的寓言故事,其大意是這樣——河流經(jīng)過千里跋涉旅行,來到了沙漠的邊沿,它是第一次來到這樣的地方,前方是一望無際的沙漠,除了沙漠,還是沙漠,再無他路可走。而河流又得繼續(xù)它的旅行,想試圖通過這茫茫如海的沙漠,但又不知所措,它雖沖破過無數(shù)叢山峻嶺的阻擾,但覺得自己與沙漠相比實在是太渺小了,根本無法與之抗衡,它害怕了,擔心會就此被沙漠吞噬,至多也是變?yōu)橐徽訚伞?/p>
? ? ? 它不得不向沙漠請教:"沙漠大帝,我想借你的路,我要怎么做,才能通過你這里呢?"
? ? ? ?沙漠說:"你要想直接通過,幾乎是不可能的,最好的結果也是變?yōu)橐恍K沼澤。要想保留你的形態(tài),你先得暫時改變自己的形態(tài),即讓自己在大陽下暴曬,讓太陽把你蒸發(fā)成水蒸汽,再請風帶你出去,到另外的地方降溫變成雨點落下,形成新的河流。"
? ? ? ? 河流想了想:"哦,我明白了,我愿意改變自己。"
? ? ? ?這一故事,對我們有什么啟迪呢?我思索了許久,一直未想出個道道來,只有談談個人不成熟的感想。
? ? ? ?人生與河流確是很相似,也是一次長途的旅行,在這旅行過程中,會遇到多少坎坷,多少艱難險阻。對擋在人生面前的險阻或困難,我們是如水樣改變自己的形態(tài),還是回頭,還是不改初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知是死路一條,仍毅然的冒死前進呢?
? ? ? 關于這個問題,說起來是很復雜的。牽涉到信仰、民族氣節(jié)、個人性格情操、道德、哲學、自然規(guī)律等等問題。還得看具體的問題和對象。這里僅就人類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談談我們怎么去適應自然,適應社會,怎么善于在所處的復雜環(huán)境中去改變自己。
? ? ? 人類相對于自然實在是太弱小了,自然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我們首先得有這自知之明。如河流不能直接通過沙漠一樣,人類是不能改變自然的。人類只有去研究、探索自然規(guī)律,這種研究和探索就是為了改變我們自己,應用研究成果改造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也就是改造我們自己的東西,以適應自然,順從自然。與天斗,與地斗是不行的,是自不量力的。自然的怒火總有一天會把我們燒焦。如植被的破壞,水土流失,廢水的排放,水資源的嚴重污染……。自然巳給了我們沉重的打擊。我們現(xiàn)在得首先改改自己的思想,將已被自己毀壞的臉再修復變回去,求得自然的寬恕。
? ? ? 個體的人,是人類社會中滄海一粟,來到這世上一生的旅行途中,總是不可能一帆風順的,前進的道路上有千千萬萬的、硬的障礙和軟的障礙在等著我們去跨越,有些是能夠跨越的,有些是不行的;同一障礙,有人能跨過去,有人卻望而生畏。這決定于具體的人的能為,這力量取決于人的智慧,知識水平,社會經(jīng)驗和社交公共關系了。
? ? ?而這些都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的改造沉淀的。我們只有通過多學習,多方面的學習思考,改變自我,使自己變得強大有力量,才有資本去征服旅途中的一個個險阻。
? ? ? 值得一提的是,人要有追求,有改變自己的信義,但不能妄想,必須是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違背客觀事實,不是所有的障礙都能跨越的,就像河流還得借助太陽和風一樣。
? ? ? ?再有,改變自己是有原則的。改變必須以民族氣節(jié),道德為準繩。純粹為了個人利益去改變自己,而損害民族利益,大眾的利益,這樣的改,不如不改,還不如直接干死在沙漠中壯烈。如抗戰(zhàn)時期,好多中國人把自己改變?yōu)樵槐竟罚@就有點可笑,再漂亮的狗畢竟是狗,總不會比人美麗的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