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的品牌營銷時代,有兩種現象耐人尋味:
現象一:
當你走進電梯,里面掛在墻上花花綠綠的廣告已經無法激發起你任何閱讀的興趣;走在地鐵里,就算是有了新廣告刷了整個走廊,著急回家的你也視而不見匆匆而過;原來總能夠激發起人們好奇和轉發的各種創意H5,現在點開一看,也索然無味、毫無興趣;
偶爾看看電影、看看綜藝節目,其中大篇幅出現的冠名商廣告,你也不再充滿興趣與好奇;原來看見新東西總喜歡轉發朋友圈的你,過了這么多年,也開始知道了節制簡單思考,太多標題黨和套路已經將你訓練的火眼金睛,看一眼公眾號標題就轉身離去;
就算是2016年剛剛火爆的直播,你也不再感到新奇,靠顏值靠秀身材就能賺錢的時代也早已過去。
現象二:
在公司的會議室里,老板怒吼著為什么微信粉絲增長緩慢,文章打開率越來越低;策劃師們窮盡了自己知道的全部套路,拿出來的熱點營銷海報發布后卻反響寥寥;原來通過公關新聞就能火起來的品牌,現在任憑媒體狂吹也不見成效;
打了滿世界的廣告、含淚拍了一部又一部廣告片,就是沒人愿意為你買單;好不容易花大價錢做了一次內容植入,還會被市場直接批評為過分商業化和毫無賣點;原來簡單講個故事就能讓資本市場的爸爸們快速掏錢,現在把商業模式都講的沒秘密了,投資大佬們還是冷眼觀察中;
你用了模特,他用了網紅,過幾天還來個裸模的形體秀,結果網上評價淺淺,大家更喜歡欣賞你看不懂的人和事物了。
這兩種現象,都可以歸為一個詞:“習以為常”。
這個世界變化太快,套路也越來越多,講真,品牌營銷的受眾和信息發出者,都不容易。微信朋友圈漸漸成為了廣告公關圈,在內容營銷大爆發后,對用戶最具有價值的的內容反而載被稀釋,真的不知道這是幸事還是挑戰。
習以為常,正在品牌營銷中泛濫
不管你愿意與否,中國的廣告與品牌營銷策劃領域,正在成為“習以為?!爆F象的始作俑者。千篇一律的廣告營銷策劃模式,大同小異的微信朋友圈主題海報,幾乎雷同H5,已經讓人熟悉的再也不能熟悉的軟文廣告植入套路。
在最應該需要有創意表達的新媒體策劃領域中,絕大多數的品牌營銷策劃人,反復以借鑒和抄襲為借口,在不斷的做著缺乏亮點、缺乏訴求表達、缺乏讓用戶眼前一亮的品牌營銷廣告。為什么說你做了那么多的廣告,做了那么多的宣傳,卻沒有達到一個良好的效果呢?一個根本原因就在于,表現的品牌內容、形式,被用戶自動忽略了。在這樣一個市場經濟空前發達、品牌營銷創新層出不窮的時代,如果你不能夠基于對自己的品牌特性和產品價值,做好獨特性的創新,那就會被用戶習以為常的淡化、遺忘。就算廣告做的再多,對真正市場營銷的效果提升,不會產生太大的價值。
習以為常,導致品牌營銷失敗
在國外,有一個專業的廣告統計機構,針對某大城市繁華路段路牌廣告的投放效果,進行了廣泛的用戶信息調查。最終的結果出乎意料,在城市眾多熱鬧的路段上昂貴的路牌廣告,即使是每天都會經過他們的市民,大多數都會對其中出現的廣告毫無印象,甚至張冠李戴。因為在現代城市中,所有區域到處都是廣告牌,人們已經習以為常,徹底麻木其中,上面出現任何沒有特別創新的廣告,人們都會產生自動的視覺忽視,這就是策劃中經常出現的習以為常原理。
在人們習以為常的地點,投放了習以為常的廣告,使用了習以為常的營銷方法,表現了習以為常的產品特征,出現的也是習以為常的畫面。所有的這些習以為常組合起來,就變成了一次,無關痛癢的習以為常的品牌營銷活動。你在那里,但是我看不見;你在那里,但我習以為常的忽略你。你所謂的煞費苦心,不過是在平庸的廣告市場當中,又增加了一個新的平庸品種。
我們應明白,在現代的市場經濟當中,一個企業只要有意識有包裝,有策劃所推出的所有信息傳播,都可以歸類為品牌廣告。無論是以傳統廣告樣式出現的,還是以網絡傳播方式出現的,還是以新聞公關方式出現的。而在這些領域中,如果按照慣常的通常手段,實施單方向的因素表達,你會發現,無論如何用力,都會顆粒無收,因為你無法激發起用戶對你絲毫不同的認知。
克服習以為常現象,需要的是創新與不拘一格
品牌人要深知,所有的品牌營銷的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實現高數據的品牌傳播、高市場業績的達成、用戶心智認同三大核心目標。既然我們完全認同品牌營銷的價值要求,那我們應該明白,一切所做的品牌營銷活動,在本質上,就是要能夠與我們的用戶發生關系,而發生關系的前提,就是能夠引發用戶的關注,而引發用戶關注的前提,就是與眾不同。這就像一個男孩子追女生一樣,他如何去確定一個女生的目標呢?往往是發現這個女孩子身上所具有的,和其他女孩子的不同點,或是漂亮,或是性格等特別之處。在這個方面,想得最明白的,為我們提供了示范性的,莫過于喬布斯和他的經典蘋果廣告Think different。
Think Different是1997年之后蘋果公司的廣告口號,曾用于知名的電視廣告、數個廣告印刷品以及數個蘋果公司產品的電視廣告與廣告印刷品中。1997年,重回蘋果擔任CEO的喬布斯,推出了著名的《Apple Think Different》廣告,來傳遞蘋果的價值觀: “Think Different是什么?是那些具有獨立的思想的人;是那些有勇氣拋棄世俗的眼光特立獨行的人;是那些具有空杯心態愿意學習新事物的人;是那些不甘庸庸碌碌、為了追求個人理想而不懈努力的人;是那些想改變世界的人。” Think Different的價值觀決定了蘋果公司的目標用戶群體。而蘋果公司則將全部精力放在那些“具有Think Different價值觀”用戶身上,滿足他們的極致體驗。
《穿越故宮來看你》這個H5在朋友圈刷屏了,人們打開后經不住的說:“潮爆了”、“太有創意了”、“融入了好多技術啊”……用皇帝和皇宮中各種人物的穿越和現代化風格表現,皇帝的蜜汁舞蹈,讓所有觀看完的人都伸出大拇指,給這支H5一個大大的贊。
“薛之謙2個月沒寫微博段子,結果憋了個大招···”的文章刷屏,居然是薛之謙代言騰訊動漫的廣告H5,如果使用常規的思路進行廣告設計和表達,這樣的內容還能夠實現這樣大的轟動嗎?明星、自嘲、故事化的流程、活靈活現的表達效果,促成了這樣的熱點現象形成。所以說,低端的品牌營銷是借勢,而高端的來自于自我造勢。
逃離北上廣活動成為2016年引發廣泛討論性的一個活動。作為新品牌營銷界異軍突起的新世相,他們定義這場活動:今天,我要做一件事:就是現在,我準備好了機票,只要你來,就讓你走?,F在是早上8點,從現在開始倒計時,只要你在4小時內趕到北京、上海、廣州 3 個城市的機場,我準備了 30 張往返機票,馬上起飛,去一個未知但美好的目的地。現在你也許正在地鐵上、出租車上、辦公室里、雜亂的臥室中。你會問:我可以嗎?——瞬間決定的事,才是真的自己?!?/p>
這場營銷活動,將之前已經非常流行的“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的北上廣深一線都市白領們心中的心理狀態充分的表達挖掘,同時納入最熱門的直播平臺進行實時傳播,同時還將文藝情懷表達的充分徹底。如此多的創新元素進行的新鮮組合與發酵,微信轉發過百萬的數據就是充分證明。
從經典的蘋果廣告,再到故宮、薛之謙和逃離北上廣的活動,他們之所以能夠在成為整個社會關注的焦點,其中重要的就是進行了大膽的創新變革,從而激發起整個市場的高度關注,并成為了社交貨幣。而一個品牌廣告和品牌營銷內容,能夠成為所有人所關注的內容和討論話題,并且能夠在社會上形成廣泛熱點現象,這樣事件的本身,就有著新、奇、特等基本的人類社會學傳播原理。你可以采用新的表達的內容,新的廣告樣式,新的承載方式,甚至使用新的技術。總之,必須在重重的束縛中去尋找最大的與眾不同。
創造與眾不同,就是品牌的使命,不然為何會有華為和小米的手機戰場之爭呢?
姜甘霖
品牌策劃人,大逸文化傳媒聯合創始人,首席品牌官。
服務40多項知名品牌的建設與市場營銷服務,擅長企業品牌營銷、媒介經營、企業文化、新媒體營銷、社群營銷、事件營銷等,主張增益品牌資產價值為目標的品牌營銷。人民網、新浪、網易、 中國日報等知名媒體多次刊載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