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無法描述的東西有很多,比如和摯友最后一次分別的時候,比如理智和憤怒相互爭奪身體的時候,比如決意改變優柔寡斷的自己的時候。
寫這些瞬間的時候我總是難以下筆,手指變得猶疑起來,文字在此時此刻變得如此陌生如此蒼白無力。此刻我往往停下來,抽出一根煙點燃,看著慢慢變長的煙蒂出神。我不忍心彈掉煙灰,生怕整支煙變得殘缺,腦袋中會幻想出身體一部分被硬生生扯掉的場景,隱約還能聽到香煙燃燒時的尖叫聲。
思緒飄著飄著突然飄到了《2046》,想起了《2046》里的周慕云,一個住進了2047房間用寫作和過去告別的人。梁朝偉的角色一直很喜歡,不管是周慕云還是黎耀輝。他吸煙的時候總是很帥氣,干脆而不做作。我截了他的一張圖做頭像,內容是周慕云在寫作,桌上放著半成稿的作品,趁著思考的間隙他吸了一根煙,煙氣裊裊筆直向上延伸。
我一直相信,在那筆直的煙絲中有著數以億計的思緒,它們相互繚繞組成了筆直而不規則的煙霧。
因為此刻我就是如此。腦袋中思緒千千萬,香煙將其催化萬倍,乃至頭痛欲裂。
用某種單一形式描述事物總是有限的,文字如此,藝術亦是。但好處便是人總能通過接受事物的一部分幻想出其全貌。我想這就是文字的魅力。
受抑郁折磨的那段時間,我拾起了三年未動的文字。當時的文字不敢給朋友看,里邊充滿了陰暗和憤怒,如果硬要形容,將其比作情緒的黑洞也不是不可。之后決定改變自己,嘗試寫些積極向上的文字,但文風總擺脫不了負面情緒的影響,但文章最后總會給自己打下氣,說幾句讓自己滿意的昂揚的話,期待能用更好的態度面對生活。
那幾年我變了很多,好朋友說你里里外外變成了另外的人。這時候我會想很多,我究竟哪里變了呢,而今又變成了什么樣呢。如果硬要對比,應該是內心的強弱和信念的有無之別。
現在終于是坦然了,終于是能夠坦誠地面對自己、接受自己。所以于我而言文字是拯救,這話一點不假。
有人曾問我,你沒事老寫文章干嘛?我只能笑笑,說兩句不靠譜的話蒙混過去。我會想,如果我要問你們,你沒事老想著掙錢干嘛,你會怎么說呢。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關乎價值觀和生活理念。我們從未想改變誰,或是被誰改變,不過內心過于孱弱的人更容易被人影響罷了。不過改變并非是件壞事,心甘情愿被改變的人也不在少數,借用那句扯淡的話:“你開心就好。”
我一直說自己即興寫作的文章細碎,從文章開頭到結尾會有不下四個主題,很明顯這在寫作中是大忌,剛開始想思考文字的有限力量,逐漸變成了情緒和價值觀的問題。不過這也如實反映了我的思考過程。腦袋中的思路像黑暗中的潮水一樣涌上來,從我的嘴巴鼻腔和耳朵奔瀉而出。
我一直覺得這樣很好。寫作的時候,不管是困倦、疲憊、醉醺醺還是情緒化的我,坐到桌前敲打電腦,所有負面狀態一掃而光。像是買到新玩具的孩子,眼中會流出欣喜的閃光。
這種感覺如同吸煙一樣愜意舒服,令人上癮。
t:11.0p?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