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有沒有時候你答應了孩子什么事情,但是過后又反悔或者沒法做到的情況呢?我想或多或少都會有一點吧。對于你的出爾反爾,如果孩子傷心哭泣,你會怎么說或怎么做呢?
就在今天老母親家里就出現了這種情況。早上七點多大妞小朋友醒了,百無聊賴地在房間這里摸摸那里玩玩,之后二丫也醒了,也跟姐姐一起玩超級飛俠的小玩具了。
大概八點多一點的時候,大妞忽然提出早上想要跟我一起去外面過早,不過此時正好外出買早餐的奶奶快要回來了,我告訴了她這個消息,但是她仍然表示想要去外面過早,我想了想便答應了。
于是接下來督促她換下睡衣,又刷牙洗臉擦臉擦防曬霜,之后又開始給她梳頭發扎辮子。
在這個過程中,奶奶早已經回來了,還開始給二丫喂稀飯了。同時外面的太陽早已冉冉升起,把地面曬得泛白,在屋里隔著玻璃都能感覺到炎熱。此時已經快九點了。
于是她爸爸開始勸她,“大妞,今天早上就在家里吃早餐行嗎?外面這么熱,再說爸爸今天中午也會帶你出去做客吃好吃的?!?br>
正在給大妞扎辮子的我聽了暗自想想也是有理,便也開始跟她商量是不是今天早上就在家里吃早餐算了,明天趁早一點我再帶她出去過早,因為今天太晚了又熱,而且早餐店說不定也要關門了。
卻沒想到大妞聽到我這么說,先是不高興地撅起了小嘴,之后甚至委屈地哭了起來。我拍了拍她作為安慰,一時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別哭了,別哭了,再哭眼睛都要腫了!”奶奶在一旁勸說。誰知大妞聽了這話,卻是哭的更厲害了,從嗚嗚抽泣變成了嚎啕大哭。
“別哭了,別哭了,要不奶奶帶你去外面過早!”奶奶繼續說道。誰知大妞只是看著我,繼續嚎哭。
我給她遞了紙巾擦眼淚,她接過去隨便擦了兩下,又繼續哭。不知怎地,一旁的二丫看到姐姐哭,竟然也突然嘴巴一撇就哭了起來,邊哭還邊伸出胳膊讓我抱。
于是姐妹兩個就分別坐在我的左腿和右腿上,一起傷心地哭泣。感覺像是哭泣比賽,一個哭的愛一個傷心委屈。
怎么辦?同時哄兩個太有難度了,我只好讓爸爸先幫忙把哭泣中的二丫抱走,讓他帶到陽臺哄,她看不到姐姐哭泣也許很容易就會好。
接著我先肯定了她的感受,“本來都說好要出去的,又不能出去,是挺讓人傷心的,真是的!”
然后又循循善誘,“今天也是可以出去,只是你看現在出去的話,外面是不是很熱了啊?而且要是去了別人都要關門了,是不是更郁悶呢?”
接著我又安慰她道,“媽媽其實也挺想出去過早的,但是真的很可惜今天晚了。要不明天一大早你就叫醒我,我們趁外面還比較涼快一起出去怎么樣?”
大妞聽著我的話,先是委屈地嗷嗷哭,接著慢慢變成抽泣,之后看她終于比較平靜了,我提出喂她吃幾口粽子蘸糖,她立刻同意了,然后慢慢地又喜笑顏開。
孩子哭泣的時候,比起單純地讓她不要哭,威脅她哭泣的后果,往往并不能讓她從傷心的情緒里走出來。
孩子哭泣的時候,嘗試用同理心說出孩子心里的感受,讓孩子明白她的感受是被理解的,會讓她更容易接受對方之后的勸導。
孩子哭泣的時候,與其讓孩子不要哭,不如放任孩子好好的哭一場,因為高興了笑,傷心了哭,原本就是人類最正常的情緒表達。
給孩子哭的權利。哭也是排解情緒的一種方式,傷心的時候哭一場,郁結的心情也會明朗許多。
所以孩子哭泣的時候,最重要的不是讓她不要哭泣,而且給她理解,安慰,和擁抱。同時經常反省自己的行為,如果不對,就道歉。如果沒有不對,堅持也無妨。
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