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腹有詩書氣自華,在過去要熟讀四書五經,通曉詩詞歌賦,現在依然論證著學識和才華是修煉自己的重要途徑之一,網絡上流行著一句鞭策自我的美句“你若盛開,蝴蝶自來”,蝴蝶的美麗是歷經過一次次的突破和蛻變的,能夠被吸引而來,是你由內而外散發的芬香,那種特別的味道,愈久彌香,會心醉呦~~
《大學還在,讀書的人卻沒有了》
前幾天人民閱讀發來的文章說:
高曉松回到母校清華大學辦演講
他認真的講著看到的世界和理解的生活
講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
每個人赤手空拳的來到這個世界,就是為尋找那片海不顧一切
他講的很用心,學生聽的很呆滯
講座結束,一個女生提問
----高老師,你覺得我是應該去國企還是外企---
高曉松脾氣很好,但那一刻他很尷尬,也很無語
從此以后他再也不去大學講課
他說---“現在的教育,只是教出了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老師沒有風骨,學生不再求知”
看完之后內心是難過的,難過于現在焦躁的生活讓我們不在用心去閱讀去感受,難過于享受安樂的人總是那么不滿足。更多的時候,人的遺憾就是在擁有的時候毫不在意,失去之后又想著人生若有如果該多好~~而現在我依然是那么向往大學的那座城堡,依然那么奢望在那一方凈土汲取營養
我們讀過很多書,但是后來都忘記了,也曾一度覺得這樣的閱讀是沒有意義的,很久之后我又看到了這樣一句話“當我還是個孩子時,我吃過很多食物。現在已經記不起來吃的是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成長為我的骨與肉”
工作之后許久不再讀書,嘈雜的環境漸漸的讓我聽不到自己的聲音,我開始恐慌,慌于隨波逐流,失去自己。便重新拾起偏愛的文字,卻發現,看到感悟很深的字句不知道該怎樣表達自己的思緒,只能一個人默默地看,用心感受文中的苦樂傷悲。再慢慢的,從一小句,一小段,一小章開始寫文字,到現在的長篇大論,我開始享受這樣的思考與表達,只要腦海里有情感要傾訴,那就一定將情感揮灑化為文字,我開始沉浸在監督自己不斷進步的過程里,也感受到了很多事情發生了細微的不易察覺的變化。
雖然我仍舊局促于和陌生人交談,整個人的表現是禮貌和得體,安靜和微笑
我仍舊是慢熱的,和不熟識的人說話總保持著5分客套和尊重
但我不會再執著于讓自己去改變,我覺得,喜歡春天的花,夏天的樹,秋天的黃昏,冬天的太陽和每一天的自己,這種感覺真的很好~
讀書讓我覺得很滿足,即便沒有富庶的生活,可仍覺得有富庶的生命。書,帶著我的視野遠航,帶著我心底的海徜徉。我慶幸與書相伴,與文字相識,我覺得自己的墮落就是不讀書,不思考,不行動,自覺文字可以讓我遇到更好的自己。
讀書是一種修行
修行是一種信仰
讀書使我們聰敏賢淑
氣質優雅
你帶著風塵向我走來,我看到的不是你美麗的容顏,苗條的身材,而是粗劣的氣質。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