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秋思說財
未經允許 ?不得轉載
基金定投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理財方式,它由于原理簡單,操作方便為大家所熟知。但是在基金定投過程中,還是有許多問題值得探討。
在基金定投前,我認為應該制定基金定投定投規劃。規劃包括制定需求計劃、基金定投方式的選擇、投資基金的選擇、買入操作和賣出操作等步驟。有了較好的長遠的計劃,才能夠堅持下來,并取得復利效果。
一、制定需求計劃
基金定投適合于家庭小孩的教育基金、買房買車等的消費基金、退休后的養老基金等。
基于中國股市牛短熊長的特點,一般需要7年左右可能才有一輪牛市,因此定投時間不易過短,這里給出10年的時間。具體可以根據家庭資金的需求來確定。
比如,小孩一出生,就準備18歲的出國留學等教育基金,時間可以按照18年來制定。如果從6歲開始定投,就可以按照13年來制定定投計劃。
每月投入金額,可以根據收入結余情況,和最終需求金額以及時間綜合來考慮。
假如需要100萬教育基金或者養老基金。下面表格假定按照年收益率12%計算,給出不同時間、不同月定投額的定投計劃。
需要18年定投達到100萬的計劃表。每月投入1400元,每年投入16800元。
需要10年定投達到100萬的計劃表。每月投入5000元,每年投入60000元。
從上表可以看出,在收益率一定的情況下,投資越早,通過時間復利,達到100萬需求,每月定投金額越少。反之,投資越晚,要達到100萬元的目標,每月定投金額越多。
比如每月投入500元,年收益率12%,需要26年可以達到100萬。
如果需要5年目標達到100萬,年收益率12%,需要每月投入12000元。
自己可以根據網上的復利計算器,給出每年投資額,給出投資時間,來計算你的100萬的基金定投規劃。
假如選擇定投10年,每月投入5000元,每年計劃收益率12%,通過十年時間達到養老基金100萬,爭取未來退休生活達到基本財務自由,可以通過理財被動收入覆蓋日常基本生活以及旅游等需要。
建議:教育基金或者養老基金計劃越早越好,根據家庭收入情況,以及家庭成員年齡情況,來制定長期合理的定投計劃。定投基金為每月節結余資金,是長期不用的閑錢,只進不出。
二、基金定投方式的選擇
基金定投可以選擇場外定投方式,也可以選擇場內定投方式。
場外定投方式,是在基金公司交易軟件進行申購和贖回,也可以在第三方平臺進行操作。推薦天天基金網、螞蟻聚寶等,申購費率都是一折,操作方便,既可以在電腦上操作,也可以在手機APP上完成定投。
如果基金定投,有基金轉換要求的,建議在天天基金網上購買,它可以完成在同一基金公司的基金轉換。
比如購買了廣發基金的廣發中證養老產業指數,可以在需要時轉換為同一公司的廣發中證醫藥衛生ETF聯接基金。
場外定投方式優點是,可以選擇自動扣款,可以設定每周、每月固定時間扣款,甚至有些可以每天扣款。也可以手動選擇時間來申購。
缺點是,對于場內手續費較高,場內一折需要千分之一,場內一般是萬分之三左右,甚至更低。
場內定投方式,是開始賬戶后在證券公司交易軟件進行買賣,與股票交易一樣。
場內定投的優點是,交易方便,便于輪動策略,手續費低。在市場震蕩時可以買入較低價格。
缺點是,不能自動扣款,需要手動交易,價格在一天內有一定的波動,可能影響交易者心態。還有進出交易太方便,可能造成沖動頻繁交易。
建議:沒有經驗、沒有時間操作、沒有開設股票賬戶、不想受場內價格干擾的投資者,選擇場外定投方式,有投資經驗、需要基金輪動策略的投資者,選擇場內定投方式。
三、投資基金的選擇
基金定投有主動型基金和被動型指數基金兩種方式。
1.主動型基金定投
以蕭碧燕為代表的就是主要選擇主動型基金進行定投。基本原則是止盈不止損、不在乎過程,只在乎結果,傻傻的買,聰明的賣,穩穩的賺,漲也要開心,跌也要更開心,紀律投資勝過追逐市場趨勢。
優秀的主動型基金在熊市和震蕩市一般可能會有較好的成績,但是一般在大牛市都跑不過指數基金。但總體的成績會超過指數型基金,這也是很多人選擇主動型基金的原因。主動型基金選擇主要看基金經理、基金團隊以及較長時間基金獲利水平的穩定性。
優點是基金經理人水平較好較穩定,就能給投資者帶來穩定的收益。缺點是基金經理人水平不穩定性和基金更換基金經理人帶來的風險。
我在2016年開始就是遵循薛碧燕的定投原則進行定投,但是在定投中發現兩個問題。
問題一,是主動型基金業績非常不穩定,今年是比較好的基金,你買后,可能很快基金業績短時間就出現較大問題。
比如長信量化中小盤,去年業績不錯,今年業績就比較差。
問題二,是基金隨時可能更換基金經理。而這是調換基金的最重要的標準。
按照基金定投的原則,需要根據基金業績和基金經理人更換情況,去蕪存菁。在去年的震蕩市中,定投基金很多都是虧損的,由于基金業績和更換基金經理,來調整基金,割肉離場,給定投者帶來很大心理負擔。
比如基金豆軟件中的微笑定投產品,之前定投過的基金廣發新動力,由于更換基金經理,基金豆給出了賣出贖回的提示。
由于主動型基金的收益基本掌控在基金經理人的投資策略和操作上,給基金定投者帶來很大不確定性,主動型基金變數較大,需要投資者有較高投資和操作水平。而我喜歡的投資是風險較小、方法簡單、相對省力,具有長期性,有較好的買入持有賣出機制,而被動型指數型有不受人為影響的優點,因此在今年我全面停止主動型基金定投,改為被動型指數型基金定投。
2.被動型指數基金定投
巴菲特在推薦指數基金的時候是這么說的:"大部分投資者,包括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早晚會發現最好的投資股票方法是購買管理費很低的指數基金。"
在《指數基金投資指南》中作者指出,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指數基金是最好的選擇。這也是巴菲特唯一在公開場合推薦的基金品種。指數基金有平均性、永續性、被動性、周期性和低風險的特征。它的缺點是只能實現市場平均收益,要先一夜暴富是很難實現的。
指數基金就是以特定指數(如滬深300指數、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日經225指數等)為標的指數,并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建投資組合,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
指數基金種類很多,由于是長期投資,選擇指數應該考慮估值、成長性和穩定分紅等因素。
目前納入指數基金定投范圍的基金,主要指數基金指南作者每晚發布的主要指數估值為依據,進行定投。
未來可根據估值情況等進行調整,減少或者增加投資品種。
建議:教育基金或者養老基金以低估值、穩定分紅指數基金為主,不適合選擇分級B等風險較大基金作為定投標的。
四、買入操作
對于低估值指數采用按月定投。比如定投紅利機會和H股指數。H股指數最近在在低估值和正常估值之間,如果回到正常估值,停止定投,進入低估值區域,可以繼續定投。
采用場外基金定投方式,可以選擇每月固定日期定投一次,比如每月發工資后的日期,或者固定在每月1日。也可以把每月定投資金分成2份或者4份,每2周或者每周固定一天扣款,或者手動定投。這樣可以相對平滑購買成本。
比如每月定投1000元,可以分成2份500元,或者分成4份250元,選擇半個月或每周進行定投。
每月定投金額可以根據自己情況來確定。定投頻率對于新手建議采用定時定額投資法。方法越簡單越好。有了一定投資經驗之后再加入單筆加倉等投資方式。
五、賣出操作
在基金定投中賣出策略也是非常重要的。當定投標的進入高估區域,進行分批賣出。越漲越賣,賣出基金輪動到低估值指數基金。如果沒有低估值產品,就進行固定收益類投資。
六、投資資金配置
按照蓄水池投資配置法,進行資金配置。
1、50%左右資金投資于年化8-10%的p2p產品中,稱為產品P。50%左右資金投資于處于低估值的指數基金。指數基金稱為產品Z。
2、當所有產品Z都不在低估值區域,新增資金全部投資產品P。
3、當股票市場處于高潮時,逐步賣出產品Z,買入產品P。當產品Z全部位于高估區域時,全部持有產品P。
4、當產品Z重新進入合理區域時,新增資金開始定投產品Z,當產品Z進入低估值區域時,逐步賣出產品P,買入產品Z。(產品P比例不得少于50%)
最后把整個定投計劃落實在文字上,并堅定不移地執行。同時做好定投記錄,方便監督管理。
當然,計劃可以根據市場以及投資等綜合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不管如何調整,定投計劃都要堅持執行。
總之,基金定投一定需要是長期規劃,因為股市波動比較大,需要長期堅持才會有預期的投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