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生活中、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人,非常喜歡表達自己的觀點,說出自己的想法,這種愛分享自己觀點是好事情。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度,若是我們在分享的上癮后,這樣的癮頭,不僅不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還有可能破壞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昨天的我就做了這么一件上癮的事情,當我寫這篇文章時,回顧昨天的說話的情景,感覺自己好傻,大腦又出問題了。
我的故事
? ? ?昨天我和妻子、孩子三個人,開著自己的車子,來到了一個社區圖書館,將上次從杭州市圖書館借來的書還掉,當我們看到在自己小區周邊有這么好的圖書環境后,非常興奮,于是就在這個社區圖書館看了一會書。
? ? ?當我們一家三口,在非常安靜的看書時,圖書管理員說:“你們家的學習氛圍真好,你們這么小的孩子,看書都非常的認真,非常投入,真好”,當我聽到這么一句話的時候,心理非常高興。于是我大腦就開始興奮一直在說,我們都在看什么書籍,書籍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好處,給我們家庭帶來了一些什么樣的變,一直說,一直說……我只看到對方對方出于禮貌的,用眼睛直直看這我,偶爾往其他地方瞟一下,隨便又點點頭說:“有道理……”在被再次肯定后,我又繼續說了,最后我妻子實在看不下去了,就說,時間到了,我們回家吧……一走出社區圖書管,興奮的大腦安靜下來,我意識到,我大腦又在犯糊涂了,愛分享,愛表達的欲望又開始犯了。
分析
? ? ? 做錯事情、說錯話、做錯決策,大部分的原因都是自己的大腦這個系統出問題,錯誤越大,大腦出問題的情況就越嚴重。就如同我的故事來說,我一直覺得讀書這件事情是非常有價值、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當情商非常高的圖書管理員夸我們家讀書氛圍濃厚時,我的大腦得到別人的認可。接著大腦就分泌多巴胺的化學物質,進而導致我非常的興奮,從而激發我表達的欲望。
? ? ?我們人的大腦大致可分為三個層次:最里面一層是相當于白馬,他主要分管一些非常原始的條件反射,比如說,我們胃腸的蠕動,縮手反應等一些行為,和魚、狗等動物的行為差不多;中間的一層相當于黑馬,它主要分管的是情緒,比如說,興奮、憤怒、大喜、大悲等,都是由這一部分來管理的;最外面一層是相當于騎手,管理黑馬和白馬。在我的故事中,當我獲得別人的認可時,我處于非常興奮的狀態中,就是由黑馬所分管的。而當我一直處于興奮狀態時,騎手沒有發揮作用,進而讓黑馬去了控制。
? ? ?因此,我們在說話,做事,決策時,時刻不能讓黑白和白馬搶先,要讓騎手具有控制這兩匹馬的能力,就是李笑來老師所說的元認知能力。成熟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標志就是,當得到別人的表揚時,對方的大腦馬上啟動元認知能力,進而思考“為什么對方會怎么說?”進而讓自己更加的理智,做事情更加的穩重。
? ? ?那么我們在溝通時,具體該怎么辦呢?讓自己停止表達的欲望呢?
第一、說對方事情
? ? ?每個人都關注自己的事情,因為每個人都是對自己的事情最為熟悉。當我們在與對方溝通時,我們盡最大的努力說說對方的事情,特別是對方最為關心的事情,比如說,對方的子女,對方的工作,對方的思考,對方的觀點。
? ? ? 當我們說對方的事情,對方會愿意和我們溝通,同時我們能夠在溝通中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在前面的故事中,當我得到別人的表揚時,若是我們能夠說說對方的事情,比如說,你最近都看些什么書啊,能夠推薦推薦給我們看看啊……等等說說對方的事情。而這個圖書館的管理人員就非常聰明,抓住我們最關注的點,我們家庭的優點,然后將其說出來,激起我的表達的欲望。
? ? ?當然,要說對方事情,需要我們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強烈的歸納能力,觀察到對方的優點,并且用正確的語言將其表達出來。
第二、讓對方說話
? ? ? 我們每個人都有表達的欲望,我們可以將這種表達的欲望給對方,讓對方說說自己。從腦科學的角度上來說,我們在表達時,就是不斷的從大腦中調出自己的想法,并且用恰當的語言表達的過程。
? ? ?當我們在認真傾聽對方說話時,我們也可以了解對方的學識和經驗,吸取別人優秀的東西,從而進入自己的大腦。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一個人說話的內容,說話的方式,說出的措辭,決定這個人認知水平,我們也可以通過讓對方說話來斷定這個人是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 ? ? 因此,在交談的過程中,我們盡量的將表達的欲望給對方,讓對方更加的舒服,讓自己更加的精進。
第三、說具體事情
? ? ? 前面是兩個方面是從說話的角度來說,現在我們具體來談談說話的內容。在日常交流過程中,除了專家報告,有些時候,我們認真在傾聽對方的說話的內容中發現。越是厲害的人,他們說話的具體案例越多,越是水平低的人,他們說話的理念和觀點越來越多。
? ? ?為什么呢?其根本的原因是,哪些厲害的人知道人性的特點,他們知道我們大腦非常喜歡具體、細節性的東西。因此,他們會說出理念的東西越來越少,案例性的東西越來越多。即使在生活中,很難有這樣的故事案例,他們也會舉出貼近生活的模型。
? ? ?因此,我們在與人溝通的過程中,千萬不要,我們大腦中想到什么概念,什么理念,什么抽象的觀點,直接說出來,因為我們是在和人在溝通,每個人的學識和智慧不同,抽象的事物,他們也許不能夠理解。我們在說話之前,可以在大腦中調出某個專家的理念,將這些理念和觀點,轉化成具體的故事,具體的案例。理念是道,說話方式是術,道是指引我們說話的方向,術指方式方法,道和術都是非常重要。
? ? ? 今天的文章,其實是在談如何溝通的問題,避免因為我們在學習過程中,一旦學習到一點新知識而急于想他人分享,注意三點:說對方事情、讓對方說話、說具體事情,關注對方需求,讓自己精進。
有些時候,我們得停止分享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