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丶铱纯?,前些年被寫成歌曲,居然也大街小巷地傳唱,唱一回,就唏噓一回,唱罷,還是各自忙啊忙啊的,倒是常沒時間回家看看。2013年甚至還將此寫入了法律,強制兒女必須回家看父母,否則就是違法!道德要求瞬間變成了法律強制——但似乎沒什么用,無非是多個寫假條的理由。
? ?進入現代社會,中國文化就已經“斷層”了,科學教育代替道德教育,知識教育代替品格教育,各種考試橫亙在家長面前,靠成績說話,其他的都靠邊站,而沒有自小學習古代傳統文化的環境和經歷,沒有孝順的家風,那么,歌唱得再好聽,法制定得再嚴厲,都是外在的表現,卻不會真正從內心去孝順、孝敬,都是無用。
? ?孔子曾批評子游:“現在所說的孝道,只是能夠養活父母就行了。那么,家里的狗啊、馬啊,也能夠養活。如果內心對父母沒有敬意,和飼養狗、馬有什么區別呢?”對另一個學生子夏也進行了批評:“對父母有好臉色,難啊!有事情的時候,忙前忙后;有好吃好喝的,給父母去吃喝。難道這就算是孝道嗎?”這批評,足夠嚴厲。而現在做子女的,是不是過年拿些錢給父母就算盡孝了呢?讓父母輪流在兄弟家中住就算盡孝了呢?自己裘衣暖被,卻沒有想到父母,自己海吃湖喝,卻沒有想到父母,這算是盡孝了嗎?
? ?孝,需要對父母“順”,即使父母有錯,也是輕聲委婉地勸諫,如果父母不聽,那么也尊敬他們,為他們操勞而不怨恨;孝,更需要“敬”,要把父母當父母看,不因為自己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就不尊敬父母,頂撞、發脾氣,在父母面前,仍然一如既往地恭恭敬敬。
? ?孝道,不是感天動地、舉世皆贊的壯舉才是,而只需要,在自己的心里,劃一塊地盤給父母,有心,心中有父母,所謂冬溫夏清、早請晚安、孝順、孝敬……這孝道就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無絲毫矯揉造作。
? ? 但往往最簡單的事情,也是最難以堅持下去的,孝道也是如此,若能如此每日堅持,卻又是何等快樂??!
(向雄讀《論語》之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