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工作比較忙,生活節奏比較快,生活作息也不怎么規律(其實好幾年來都沒怎么規律過)。不過,最近確實在身體健康、作息、睡眠上下了些功夫,爭取更多的運動,爭取每天早睡一會,調整作息盡量規律。俗話說,身體是本錢,健康是青山,《本錢在,青山在,一切皆在》。今天來談一下睡覺這個話題。
談到睡覺,你肯定不陌生,畢竟每天都要睡覺。不過,關于睡覺的知識,你還真的未必全都了解。在 Ted 上看到一個關于睡覺的演講,演講中,睡眠神經科學家羅素·福斯特教授給大家糾正了關于睡覺的幾個誤區。
誤區一:睡覺的時候,大腦開啟休息狀態,什么都不做。
事實上,我們在睡覺的時候,大腦會做很多事情。大腦的某些區域,睡著的時候比醒著的時候更活躍。所以當你睡覺的時候,的確能夠節約大腦的一部分能量損耗,但是這點能量其實是無足輕重的。事實上,你睡一晚上,節約的能量僅僅相當于一只熱狗的能量而已。
既然睡覺的時候既然大腦沒休息,那它在干些什么呢?在這個過程中,大腦是在幫助我們處理信息和整合記憶,把一些重要的東西聯結起來,把一些不重要的東西給弱化掉。經過這樣的大腦處理機制,我們的創造力就會得到強化和提升,變成了之前的好幾倍。
誤區二:睡眠是一種放縱,所以可以不斷地去剝奪自己的睡眠時間。
用數據說話:睡眠占據了你生命 36% 的時間,也就是說,如果你能活到 90 歲,那么睡眠能占到你人生的 32 年。
但是現代人為了追求成功,對睡覺很不重視,常常被動或主動地剝奪自己的睡眠。有數據顯示,50 年代的人,平均睡眠時間是 8 小時;而現在的人,請你猜猜是多少?6.5 小時!年輕人在成長階段,一般需要 9 小時,但他們現在遠遠沒有達到。還有一種說法,說人老了,睡眠就少了,這也是錯誤的。老年人的睡眠只是容易被打斷,但是他們依然需要長時間的睡眠。
如果睡眠不足的話,大腦常常會陷入一種微睡眠的狀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打瞌睡,這是一種非自愿的睡眠。這種現象不但在很多場合下會讓人陷入尷尬,更致命的是,每年有太多的交通事故,是因為打瞌睡造成的,而且很多司機在開車途中偶爾還會睡著。如果你開車,想想自己有沒有這樣的經歷?想想挺恐怖的吧。
當然了,也不是每個人都需要 8 小時的睡眠,這是因人而異的。那么如何判斷自己睡眠是否充足呢?有幾個簡單的標準,例如,你起床是否需要鬧鐘叫醒你?鬧鐘叫醒你后,你是一分鐘就可以起床,還是很難起床?你是不是常常很疲憊,容易脾氣暴躁?這些都可以作為你判斷自己睡眠狀況的指標。
誤區三:睡得多容易發胖。
很多人認為,睡眠多了會引起發胖。其實恰恰相反,睡眠不足的時候,你會希望吸收更多的養分,所以就會吃更多的食物,很有可能會長胖。睡眠的缺乏,會促使身體釋放出更多的生長激素,也就是饑餓激素。每當這個時候,你的大腦就會說:我需要碳水化合物??刹浑y想象,你會不斷增加能量攝入,想不胖也難呀。
誤區四:早睡早起的人更容易成功。
很多成功人士,都有早睡早起的好習慣。所以有的人就會認為:早睡早起的人更容易成功。
其實,沒有依據可以表明早睡早起能讓你更加成功,更有財富,或者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從神經學的角度而言,并沒有確鑿的依據,關鍵還是要睡眠充足。只有當睡眠充足了,我們才會有足夠的精力,思考和做事的效率也會提高,這樣才會更容易取得成績。
總而言之,依據羅素·福斯特的觀點,不重視睡眠,會讓我們失去創造力,甚至生?。?/strong>例如睡眠失調往往和抑郁癥、精神分裂、雙重人格有莫大關聯,所以我們不能再繼續忽視睡眠的作用了。
從現在起,今日覺今日睡,好好的睡好每一覺,對待睡眠這個好伙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