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喝多了,換作平時應該是不會交作業啦。但看到作業打卡區空白一片。有點緊張。講個故事吧。
故事的主要內容:描述了下我聽過的最功利的人,吳起的故事。他從小立志做官、但他所處的那個時代做官的途徑有兩種。一種是世襲的官位,第二種則是主君任命的。他用家里所有的錢賄賂及拉關系后,還是未遂。鄉里的人開始說閑話。惱羞成怒的他害了三十幾條人命后,選擇了背井離鄉。是的,是的,也只有走出去,他才能活下來。走之前和他母親說這輩子不做大官就不回來了。并且咬破了自己的手臂立下誓言。
沒文化,很可怕。之后的他選擇讀書,和曾子的兒子學習。在這期間,他母親病故了。但他沒有回去,也許是因為當初的誓言,也許是因為怕仇人尋上門。曾申把他逐出了師門。他來到了魯國。有一次魯國和齊國發生戰爭,魯國的國君想任命吳起為將。但吳起的夫人是齊國人,閑言碎語也因此而起。魯國的國君也舉棋不定。如果前面的母死不歸是道德上的瑕疵,這件事做的就有點喪心病狂了。為了做將軍,他殺死了自己的妻子。他帶領的魯軍雖然打敗了齊軍,但魯國的國君沒有重用他。是的,一個為了功利的人可以母死不歸,殺妻拜將是很讓人害怕的。
吳起來到了魏國,是時魏文公在位。任用吳起為將軍。中國的第一只特種部隊就在此時誕生了,他挑選士兵是非常嚴格的。編制滿的時候也就兩萬多人而已。而吳起的主要任務就是和秦國作戰。在大大小小的七十二戰當中,六平六十六勝。幫助魏國拓地千里,而他帶領的那支部隊叫做魏武卒。
人性真的是非常復雜的一種東西。他每天和底層的士兵吃住在一起。有一次一個士兵腿上長了一個疽,他用嘴把里面的膿吸出來。還記得這個愛兵如子的故事,因為很小就讀過。但以前讀的時候,只是單獨講這個故事。對吳起別的事只字未提。
魏文侯薨,武侯即位。聽信讒譖之言,吳起也跑到了楚國。若形容一個大臣非常牛,會用文能治國,武能安邦。吳起在楚國則展現了他政治上的才能。對楚國進行了改革,使楚國強盛了起來。但楚王又死了。吳起改革時所得罪的權貴也在此時找上了門。吳起跑到了楚王的尸體旁,痛哭流涕。讀歷史的一個困惑是無法切身體會另一個人當時的感受。在他生命的最后他想到的是什么呢?!是在魏國時拓地千里時的豪情壯志呢?還是出走家鄉時對對母親所說誓言時的矢志不渝呢?還是現在所掉的眼淚,是覺得自己不被人理解而委屈呢?……
這個就是吳起的故事了!